经文:创38:12-19;启20:1-4
“印”的释义是多方面的:1.名词,政府机关的图章,泛指图章。2.名词,痕迹。3.动词,留下痕迹,特指文字、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4.动词,合,符合。5.名词(Yìn),指印度。6.名词(Yìn),姓。经上提到许多印,有人的印,神的印,兽的印……我们从六个方面来看《经上几个人的印》。
一、犹大的印——犹大犯罪的物证
1.犹大让他玛回了父家:(创世记38:6-11)犹大为长子珥娶妻,名叫他玛。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叫他死了。犹大对俄南说:“你当与你哥哥的妻子同房,向她尽你为弟的本分,为你哥哥生子立后。”俄南知道生子不归自己,所以同房的时候便遗在地,免得给他哥哥留后。俄南所做的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也就叫他死了。犹大心里说:“恐怕示拉也死,像他两个哥哥一样”,就对他儿妇他玛说:“你去,在你父亲家里守寡,等我儿子示拉长大。”他玛就回去,住在她父亲家里。
犹大娶了迦南女子妻,生下三个儿子,犹大为长子珥娶妻他玛,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叫他死了。犹大让俄南与他嫂子同房,尽为弟的本分,为哥哥生子立后。俄南却不肯给他哥哥留后,俄南所做的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也就叫他死了。犹大以为他玛是个克夫的,就恐怕示拉也死,像他两个哥哥一样,因此欺骗他儿妇他玛,让她在父亲家里守寡,等示拉长大。他玛就回去,住在她父亲家里。
2.犹大把印给了儿媳他玛:(创世记38:12-19)过了许久,犹大的妻子书亚的女儿死了。犹大得了安慰,就和他朋友亚杜兰人希拉上亭拿去,到他剪羊毛的人那里。有人告诉他玛说:“你的公公上亭拿剪羊毛去了。”他玛见示拉已经长大,还没有娶她为妻,就脱了她作寡妇的衣裳,用帕子蒙着脸,又遮住身体,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门口。犹大看见她,以为是妓女,因为她蒙着脸。犹大就转到她那里去,说:“来吧!让我与你同寝。”他原不知道是他的儿妇。他玛说:“你要与我同寝,把什么给我呢?”犹大说:“我从羊群里取一只山羊羔,打发人送来给你。”他玛说:“在未送以先,你愿意给我一个当头吗?”他说:“我给你什么当头呢?”他玛说:“你的印、你的带子,和你手里的杖。”犹大就给了她,与她同寝,她就从犹大怀了孕。他玛起来走了,除去帕子,仍旧穿上作寡妇的衣裳。
过了许久,犹大的妻子死了,他玛见示拉已经长大,还没有娶她为妻。他玛听说公公犹大上亭拿剪羊毛去了。他玛知道公公犹大是个好色的,为了给丈夫留后,就脱了她作寡妇的衣裳,用帕子蒙着脸,又遮住身体,装扮成妓女,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门口,等待公公犹大。果然,犹大看见她,就以为是妓女,提出与她同寝。他玛问犹大给她什么,犹大答应给她一只山羊羔,他玛要犹大在未送之先给她一个当头,犹大就把他的印、带子和手里的杖给了他玛,之后与她同寝,她就从犹大怀了孕。他玛起来走了。
3.免得我们被羞辱:(创世记38:20-23)犹大托他朋友亚杜兰人送一只山羊羔去,要从那女人手里取回当头来,却找不着她,就问那地方的人说:“伊拿印路旁的妓女在哪里?”他们说:“这里并没有妓女。”他回去见犹大说:“我没有找着她,并且那地方的人说:‘这里没有妓女。’”犹大说:“我把这山羊羔送去了,你竟找不着她。任凭她拿去吧,免得我们被羞辱。”
犹大托他朋友亚杜兰人希拉给那妓女送一只山羊羔去,好从她手中取回犹大的当头,希拉却找不到妓女,就问当地的人,他们告诉他“这里并没有妓女。”希拉就回去告诉犹大,犹大只好任凭她拿去,“免得我们被羞辱”,是因为担心四处寻找妓女的过程中,会使犹大的名誉受损。凡是不敬畏神的人,也都是只看重在人面前的名声,却不顾自己在神面前的良心。
4.他玛把犹大的印给了他:(创世记38:24-26)约过了三个月,有人告诉犹大说:“你的儿妇他玛作了妓女,且因行淫有了身孕。”犹大说:“拉出她来,把她烧了!”他玛被拉出来的时候便打发人去见她公公,对他说:“这些东西是谁的,我就是从谁怀的孕。请你认一认,这印和带子并杖都是谁的?”犹大承认说:“她比我更有义,因为我没有将她给我的儿子示拉。”从此犹大不再与她同寝了。
约过了三个月,有人把他玛作了妓女,因行淫有了身孕的事告诉了犹大,犹大义正言辞地吩咐人把他玛拉出来,烧了。看,犹大是何等的“公义、圣洁,疾恶如仇。”他玛被拉出来的时候,打发人去见她公公犹大,把犹大的印、带子、杖给犹大看,犹大看见这些,才知道“我就是那人。”原来,他所嫖的妓女竟然是他的儿媳,在众人面前羞惭难当,犹大顾及面子与名声,神就让他在众人面前丧失颜面。犹大不得不承认“她比我更有义”,并不是说她玛没有罪,而是说相比之下,比犹大好得多。神借着这样难堪的事实,逼着自以为义、好面子的犹大不得不公开认罪,承认自己的不义,这就成了犹大灵性的转机。“不再与她同寝”表明犹大真心悔恨,痛改前非,结果就在众兄弟之中承当起了长子的责任(44:33)。
犹大的印既是他犯罪的物证,也是他悔改的标记。
二、法老的印——给了约瑟
1.法老把手上打印的戒指给了约瑟:(创世记41:37-44)法老和他一切臣仆都以这事为妙。法老对臣仆说:“像这样的人,有 神的灵在他里头,我们岂能找得着呢?”法老对约瑟说:“ 神既将这事都指示你,可见没有人像你这样有聪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听从你的话。惟独在宝座上我比你大。”法老又对约瑟说:“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给他穿上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又叫约瑟坐他的副车,喝道的在前呼叫说:“跪下。”这样,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法老对约瑟说:“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没有你的命令,不许人擅自办事。”
约瑟被哥哥们卖到埃及后,又受到主母的诬陷而下在监里(创世记39章)。约瑟在监里的时候,神赐给法老二个异梦,却无人能解。在酒政的举荐下,约瑟得以来到法老面前,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为法老解了梦,且提出切实可行应对七个荒年的建议(创世记41:1-36)。法老听见约瑟的一席话,就看出约瑟里面有神的灵,认识到无人能像约瑟一样有聪明智慧,因此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给他穿上细麻衣,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派约瑟治理埃及全地。
2.约瑟积粮:(创世记41:46-494)约瑟见埃及王法老的时候年三十岁。他从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七个丰年之内,地的出产极丰极盛 ,约瑟聚敛埃及地七个丰年一切的粮食,把粮食积存在各城里;各城周围田地的粮食都积存在本城里。约瑟积蓄五谷甚多,如同海边的沙,无法计算,因为谷不可胜数。
三十岁的约瑟作了治理埃及全地的宰相,他从法老面前出去,不是享受作宰相的快感,而是遍行埃及全地,在七个丰年之内,乘地的出产丰盛,聚敛埃及地七个丰年一切的粮食,把粮食积存在各城里。约瑟积蓄了大量的五谷,如同海边的沙,足可以应付七个荒年了。神要藉着约瑟拯救中东地区的人民,完成以色列全家下埃及的大业。
3.约瑟粜粮:(创世记41:53-57)埃及地的七个丰年一完,七个荒年就来了。正如约瑟所说的,各地都有饥荒;惟独埃及全地有粮食。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饥荒,众民向法老哀求粮食,法老对他们说:“你们往约瑟那里去,凡他所说的,你们都要做。”当时饥荒遍满天下,约瑟开了各处的仓,粜粮给埃及人;在埃及地饥荒甚大。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约瑟那里籴粮,因为天下的饥荒甚大。
七个丰年一完,七个荒年就来了,各地都有了饥荒,惟独埃及地有粮,众民向法老哀求粮食时,法老要他们去找约瑟。约瑟开仓粜粮给埃及人,中东地区的人听说埃及有粮,就到埃及去,到约瑟那里籴粮。雅各在迦南地听说埃及有粮,就差遣儿子们去埃及籴粮,第二次约瑟与弟兄们挥泪相认,约瑟把父亲以色列的全家七十人都接到了埃及,用粮食供养他们,使他们安然地度过了饥荒年。
三、亚哈的印——谋杀了拿伯全家
1.亚哈因拿伯不给葡萄园闷闷不乐:(列王纪上21:1-4)这事以后,又有一事。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个葡萄园,靠近撒玛利亚王亚哈的宫。亚哈对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作菜园,因为是靠近我的宫;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园换给你,或是你要银子,我就按着价值给你。”拿伯对亚哈说:“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亚哈因耶斯列人拿伯说“我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就闷闷不乐地回宫,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
亚哈是北国以色列的第七任国王,他是个情绪化的人物,前面因受到先知的指责而闷闷不乐:(列王纪上20:42-43)他对王说:“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于是以色列王闷闷不乐地回到撒玛利亚,进了他的宫。这事以后,亚哈看中了普通老百姓耶斯列人拿伯靠近撒玛利亚王亚哈宫的葡萄园,就想据为已有,因此主动去找拿伯,请求他把葡萄园给了他——或卖给亚哈,或是亚哈为拿伯更换更好的葡萄园,在人看来,这是一桩公平的交易。但神宣告“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25:23)。因此,以色列人“要按着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为业”(民26:55),代表维持与神的立约关系,继续在神面前蒙记念。对于亚哈提出的无理要求,拿伯一口拒绝了。亚哈因着拿伯不把葡萄园给他而闷闷不乐地回宫,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
2.耶洗别安慰亚哈:(列王纪上21:5-7)王后耶洗别来问他说:“你为什么心里这样忧闷,不吃饭呢?”他回答说:“因我向耶斯列人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我给你价银,或是你愿意,我就把别的葡萄园换给你’;他却说:‘我不将我的葡萄园给你。’”王后耶洗别对亚哈说:“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只管起来,心里畅畅快快地吃饭,我必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
王后耶洗别看见了,就来问出了什么事,亚哈把拿伯不给他葡萄园的事告诉了耶洗别。以色列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是有限制的,以色列王的王权也是受限制的;但来自西顿的外邦人耶洗别却不这么想,因为外邦君王的权柄是不受限制的。耶洗别讥笑亚哈“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这句话是讽刺亚哈的软弱无能。耶洗别不但把外邦的偶像带进了以色列,也把外邦的王权带进了以色列。耶洗别安慰亚哈“只管起来,心里畅畅快快地吃饭,”她有办法“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
3.耶洗别用亚哈的印印在托亚哈名写的信上:(列王纪上21:8-14)于是托亚哈的名写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给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信上写着说:“你们当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又叫两个匪徒坐在拿伯对面,作见证告他说:‘你谤渎 神和王了’;随后就把他拉出去用石头打死。”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得了耶洗别的信,就照信而行,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有两个匪徒来,坐在拿伯的对面,当着众民作见证告他说:“拿伯谤渎 神和王了!”众人就把他拉到城外,用石头打死。于是打发人去见耶洗别,说:“拿伯被石头打死了。”
耶洗别托亚哈的名写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给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要他们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又叫两个匪徒坐在拿伯对面,作假见证诬告他谤渎神和王了;随后把他拉出去用石头打死。那些长老贵胄得了耶洗别的信,明知是犯罪,却惧怕耶洗别的淫威,就照信而行,用石头打死了拿伯和他的众子。然后打发人去向耶洗别汇报“拿伯被石头打死了。”
4.亚哈要得拿伯的葡萄园:(列王纪上21:15-16)耶洗别听见拿伯被石头打死,就对亚哈说:“你起来得耶斯列人拿伯不肯为价银给你的葡萄园吧!现在他已经死了。”亚哈听见拿伯死了,就起来,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
耶洗别告诉亚哈,拿伯已经死了,要亚哈去白得拿伯不肯为价银给他的葡萄园吧。亚哈一听拿伯死,立即高高兴兴地起来,下去要得拿伯的葡萄园。
5.神对亚哈的刑罚:(列王纪上21:17-19)耶和华的话临到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你起来,去见住撒玛利亚的以色列王亚哈,他下去要得拿伯的葡萄园,现今正在那园里。你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又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
神的话临到了以利亚,要他去拿伯的葡萄园见亚哈,向他宣告神对亚哈的刑罚:“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这事到亚哈末年 就应验了:(列王纪上22:37-38)王既死了,众人将他送到撒玛利亚,就葬在那里;又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玛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
四、亚哈随鲁王的印
1.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以斯帖记3:1-2,5-6)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这事”是指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波斯王后、犹大人末底改救王性命(以斯帖记2:15-23)。亚哈随鲁王抬举的不是救命恩人末底改,而是犹大人的仇敌哈曼,且为他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立即怒气填胸,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
2.哈曼用王的戒指在他的恶谋上盖印:(以斯帖记3:7-10,12-13)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
(以斯帖记4:3)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约主前474年,此时以斯帖作波斯王后四年多了,哈曼用掣签的方式,择定了十二月十三日为杀害犹大人的良辰吉日。之后,哈曼才来用欺骗的方式征得王的同意,可见他根本不把王放在眼里,“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指犹大人。“他们的律例”是神的律例,当然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但“不守王的律例”却是诬告。容留他们不是与王无益,而是与哈曼无益。“一万他连得银子”是巴比伦他连得,大约有303吨,相当于波斯帝国年税收的九成。“戒指”原文是“印章戒指”,用来在文件上盖章,相当于在文件上签名。王把自己的印章戒指交给哈曼,意味着提拔哈曼作首相,可以替波斯王签发公文。哈曼立即召人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他们在十二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王的谕旨所到之处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犹大人再次面临着灭绝种族的危险。
3.哈曼被处死:(以斯帖记7:1-2,5-6,9-10)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末底改知道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后,求助于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决定与民族共存亡。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第三次应许以斯帖,必照着她所要所求的赐给她。以斯帖看到时机成熟,立即向王指认“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太监哈波拿告诉王:“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吩咐人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4.王把戒指给了末底改:(以斯帖记8:2-10,17)王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从哈曼追回的,给了末底改。以斯帖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家产。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脚前,流泪哀告,求他除掉亚甲族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以斯帖就起来,站在王前,说:“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设谋传旨,要杀灭在王各省的犹大人。现今王若愿意,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若喜悦我,请王另下旨意,废除哈曼所传的那旨意。我何忍见我本族的人受害?何忍见我同宗的人被灭呢?”亚哈随鲁王对王后以斯帖和犹大人末底改说:“因哈曼要下手害犹大人,我已将他的家产赐给以斯帖,人也将哈曼挂在木架上。现在你们可以随意奉王的名写谕旨给犹大人,用王的戒指盖印;因为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三月,就是西弯月二十三日,将王的书记召来,按着末底改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并犹大人的文字方言写谕旨,传给那从印度直到古实一百二十七省的犹大人和总督省长首领。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犹大人都欢喜快乐,设摆筵宴,以那日为吉日。那国的人民,有许多因惧怕犹大人,就入了犹大籍。
王把从哈曼手里追回的戒指给了末底改,以斯帖祈求王除掉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王许可末底改和以斯帖奉王的名写谕旨给犹大人,用王的戒指盖印。三月二十三日,此时距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颁布仅七十天,末底改将王的书记召来,吩咐他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并犹大人的文字方言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给犹大人和总督省长首领。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犹大人都欢喜快乐,与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所到之处的悲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斯帖记4:3)。
犹大人的仇敌哈曼被处死,害犹大人的恶谋被废除,犹大人得以转危为安。
五、新约中神的印
1.保罗书信中神的印:(约翰福音3:33)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 神是真的。
“印上印”是专门用语,意思是将信件或布袋密封起来,盖上认可的图章,确保没人修改其中的内容,比喻接受主耶稣见证的人都证明神是真实的。
(哥林多后书1:21-22)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
“坚固”原文指保证答应做的事一定会做好。神会负责坚固保罗和他的同工,使他们信实可靠。“膏”意思是膏立,是旧约指派任务的仪式(出28:41;撒上15:1;王上19:16),保罗和他的同工是受圣灵膏立、差派的。“印了”指用印封住文件,烙上印记,表示“拥有”,圣灵的同在是每一个真信徒身上的“印”(罗8:9)。“凭据”原文是“质”,是商业用语,指买方付给卖方的订金,保证到了适当的时间,全额都会付清。神赐下圣灵作信徒的凭据(订金),让我们因经历圣灵而预尝未来复活的生命的实际,保证将来我们可以完全享受到属灵的福气(5:5;弗1:14)。圣灵作“印”,表明我们是神的产业,我们是属于神的。圣灵作“质”,表明神是我们的产业,我们将来能得着天上的基业。
(加拉太书6:17)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
“人都不要搅扰我”指保罗盼望彻底解决假师傅的问题。这些假师傅强调用割礼作为肉体的记号,保罗则宣告他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印记”原文指当时烙在奴隶身上、表示主人所有权的记号,这里可能指保罗身上的累累伤痕,都是保罗为基督受苦的证据(林前4:11;林后4:10-11;6:5、9;11:24-25),证明他是属基督的。
(以弗所书1:13)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这节可译为“在基督里你们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使你们得救的福音,你们也信了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你们”指收信教会的信徒,主要是外邦人。信徒在听见福音、信了基督的同时,立刻就在基督里“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印记”指古人在信件或物品上所做的记号,证明真实性(约3:33)或所有权(林后1:22;启7:2-3)。基督曾向门徒应许将会赐下圣灵(路24:49;约14:16;15:26;16:13;徒1:5),这圣灵是确认我们属神的“印记”(罗8:15-16;加4:6),只有“顺着圣灵而行”(加5:16)的人,才能让人看出自己是属神的。
(以弗所书4:30)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基督徒旁边有魔鬼,里面有圣灵,真实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在生活上顺服圣灵的管理和指导,不给魔鬼留地步,不叫圣灵担忧,为要叫我们活出神的样子。“受祂的印记”神借着圣灵在我们身上烙下印记,表明我们是属于祂的,是在祂的权下受祂支配、管理。“得赎的日子”是指身体的得赎被提上升的日子,这是救赎的完成(罗8:23),须要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完成,故‘得赎的日子’就是指主再来的日子。
2.启示录中神的印:(启示录7:2-8)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 神的印。他就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 “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等我们印了我们 神众仆人的额。”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亚设支派中有一万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玛拿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缅支派中有一万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以萨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布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
一位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印的天使,向那得着权柄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话,要他们不要伤害地和海并树木,等他们印了神众仆人的额。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这里所列举以色列人各支派中每支派各有一万二千人,但少了但支派,而是由“玛拿西”支派代替。
(启示录9:3-4)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有能力赐给它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并且吩咐它们说,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一切树木,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 神印记的人。
有一大群蝗虫从烟中出来,牠们有能力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就像蝎子螫人一样。然而,牠们的能力是受限制的。牠们受吩咐不可伤害植物。牠们可以伤害的,是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就是所有非信徒。
六、启示录中兽的印
1众人受兽的印:(启示录13:11,16-17)我又看见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有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龙。…它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一个印记。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做买卖。
第二个兽是大灾难时期另一个显著的人物。他与头一个兽紧密合作,甚至策动一个国际性的运动来敬拜头一个兽,并竖立一个代表罗马皇帝的巨大偶像。第二个兽从地中上来。他有两角如同羊羔,即有着温柔而全无恶意的外貌,表示他在模仿神的羔羊。他说话好像龙,表示他说话的内容是由撒但所授意和批准的。第二个兽坚持所有人都必须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兽的印记,以表示对罗马皇帝效忠。除了这印记外,这兽还有兽名和一个神秘的数目。每个人都必须受印记,或有兽名或有其数目,否则他便不得作买卖。这就是要透过经济手段,迫使人离弃基督,敬拜偶像。这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真正的信徒会宁愿死,也不弃绝他们的救主。
2.神对受兽印人的刑罚(启示录14:9-11)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 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 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
第三位天使作出宣告的时间,乃是在灾难时期的中段,即大灾难时期开始时。天使警告说,若有任何人赞同对兽作任何形式的敬拜,就会在现今并在永远面对神的大怒。衪大怒的酒在大灾难时期,会斟在地上。然而,这只是地狱永刑之苦楚的预尝;在地狱里,所有不信的人都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11节提醒我们,地狱里的刑罚是永恒和有知觉的刑罚。圣经从没有说恶人死去就如灯灭一般。他们受痛苦的烟会不断往上冒,而且他们昼夜不得安宁。
(启示录16:2)第一位天使便去,把碗倒在地上,就有恶而且毒的疮生在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身上。
这是七碗灾难中的第一灾,第一碗倒在地上时,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身上生出恶而毒的疮,程度远远超过神在埃及降的疮灾(出9:8-11)。“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都要生疮,正如当年埃及人都要生疮(出9:11)一样。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拜兽的人暂时得到了苟且偷生的权利(13:17),结果却陷入了生不如死的灾祸。
(启示录19:19-20)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白马的并他的军兵争战。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地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
那兽孤注一掷,要阻碍基督的接管统治权(诗2篇),因此与世上的众军结盟,要与主并他的军兵争战。但他只是徒劳。那兽和那假先知……被擒拿,并活活的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
3.千禧年:(启示录20:1-4)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他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千禧年开始之前,撒但必须先受捆绑。为此,有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在某程度上来说,主第一次降临地上时,已将撒但捆绑了(太12:29)。因此,这里指的是衪施行捆绑的另一阶段。天使捉拿了撒但,并把他捆绑一千年。约翰将这试探人者的四个名字写出来:龙、古蛇、魔鬼(控告者)、撒但(敌对者)。在千禧年里,这宿敌要被禁闭在无底坑。无底坑有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国。基督在地上的统治快完结时,会暂时释放他,让他作最后短暂的反抗(7-10节)。约翰这时看见一些人坐在天上的宝座上,并有统治的权柄。这些都是教会时代的圣徒,他们会以基督新妇的身分与基督一同作王。约翰又看见一群殉道者,他们拒绝接受兽的印记。显然这些都是大灾难时期的圣徒,他们为了信仰而死。这两批人将会在和平昌盛的黄金岁月里,与基督一同作王。
结语:犹大的杖既然是他犯罪的物证,也是他悔改的标记。法老的印给了约瑟,就成了中东地区人民的拯救。耶洗别用亚哈的印印在她奉亚哈的名写的信上,拿伯和他的众子因此被石头打死,神的刑罚也临到了亚哈和耶洗别。亚哈随鲁王的印到了恶人哈曼手里,使哈曼用王的印盖在害犹大人恶谋的旨意上,哈曼被处死后,王的印到了犹大人末底改手里,这印就成了对犹大人的拯救。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被废,犹大人得拯救。受神印的人将来在天国里享受永远的福乐,而受兽印的人将来要在地狱里受永远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