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王下20:13;提后2:20-21
“贵重”的核心义项包含“价值高、值得重视”的物质属性与“位尊任重”的社会属性。该词既可描述黄金、宝石等珍稀物品的价值,亦用于指代身份显赫或职责重大的个体。“贵重”在圣经中出现了14个,其中旧约5个,新约9个。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经上的贵重》。
一、希西家把贵重的膏油给巴比伦的使臣看
1.米罗达·巴拉但送书信和礼物给希西家:(列王纪下20:12)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米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送书信和礼物给他。
(列王纪下20:1-11)记载了希西家王的死期到了,他罹患重病,神差遣以赛亚去将这事告诉他。希西家不愿英年早逝,就在神面前痛哭流泪祷告,神体贴他的软弱,就增加了希西家十五的寿命,医治他的疾病,且赐给他一个日影后退十度的神迹。希西家重病康复,这完全是神的恩典。希西家也作诗立志报答神的恩典(赛38:9-20)。远方的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米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差使臣来到犹大国,送书信和礼物给他,藉此结交犹大王希西家。
2.希西家把贵重的膏油给巴比伦的使臣看:(列王纪下20:13)希西家听从使者的话,就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他全国之内,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巴比伦王这次派使者访问,很可能是在亚述王西拿基立进攻犹大之前,想邀请希西家加入反亚述的联盟(《犹太古史记》卷10第2章30节)。巴比伦的使者请求希西家把犹大国的宝物给他们看,希西家就听从他们,藉此炫耀犹大国的富足与经济、军事实力,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他全国之内,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希西家王很想与巴比伦结盟反抗亚述,他向使者炫耀自己的“宝库”和“武库”,很可能是想向巴比伦使者证明犹大有足够的军力和国力。巴比伦如果在东方叛乱,犹大国就可以拖延亚述的军队,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也有时间得以加强(代下32:5)。
3.以赛亚询问希西家:(列王纪下20:14-15)于是先知以赛亚来见希西家王,问他说:“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见你?”希西家说:“他们从远方的巴比伦来。”以赛亚说:“他们在你家里看见了什么?”希西家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我财宝中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
神差遣先知去见希西家,以赛亚问了两个问题:“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见你?”,而希西家却顾左右而言他,只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他们从远方的巴比伦来”。
神早已应许:“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也要保护这城”(赛38:6)。但在巴比伦使者的诱惑面前,不知是希西家忘了这个应许,还是认为巴比伦的邀请是神在开路呢?难道他不知道神一直谴责与外邦人结盟吗(赛30:1-3)?显然,希西家的内心是有感觉的。以赛亚问希西家巴比伦的使者在他家里都看见了什么?希西家告诉以赛亚,他家中所有的财宝,他们都看见了。
4.以赛亚的预言:(列王纪下20:16-18)以赛亚对希西家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
以赛亚预言,将来希西家家里所有的,并他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不仅希西家的财宝要被掳去,从他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也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既然希西家这么快就忘记了神的应许、忘记了自己在神面前的立志和委身,这么迫切地想把自己交托给巴比伦,神就允许他的一切“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主前605年,犹大人第一次被掳,但以理他们,很可能就是希西家所生的(但1:1-7)。巴比伦远在东方,希西家可能觉得,即使给他们看了家底,巴比伦也不会成为潜在的威胁。但以赛亚却预言,犹大的财富和百姓因此“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这个预言在115年后应验了,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将犹大的财富和百姓都掳到了巴比伦(24:13-14;25:11-17)。
5.我的年日……岂不是好吗:(列王纪下20:19)希西家对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
“若在我的年日中”这句话之前,原文有“因为他想”。希西家满足于自己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不顾子孙后代的灾祸,似乎是把将来交托给神。
以赛亚对于犹大必要被掳的预言,语气就像对希西家“必死不能活”(20:1)的预言一样。但希西家王对于自己的病情,痛哭祷告(20:2-3),结果蒙神应允(20:4-7);而对于后人的被掳,希西家却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希西家如此一个好王,却自私地满足于现状,不顾后人的遭遇。本书的第一批读者都亲身经历了被掳的灾祸,当他们读到此处时,一定会感慨万分、掩卷长叹。
二、诗歌·智慧书中的贵重
1.贵重的红玛瑙不足与智慧的价值比较:(约伯记28:12-17)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它的价值。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是本诗的副歌,重复了两次(12、20节),把本章诗分为三大段(1-11节;12-19节;20-28节)。约伯感叹智慧的价值极高,智慧的价值无人可知,智慧的所在无处可寻。智慧既不在深渊内,也不在沧海中。黄金买不到智慧,白银不能定它的价值。“俄斐金”指当时最纯、最贵的金子。红玛瑙是贵重的宝石,蓝宝石也无法与智慧相提并论。“玻璃”也可译为“水晶”。古代的玻璃相当昂贵,埃及从主前4000年开始制造玻璃用作装饰,埃及与腓尼基的玻璃器皿颇负盛名。
16-19节所列举的宝石都被当时的人视为珍宝,但都无法与智慧相提并论。
人能开采金银、铜铁和宝石(1-11节),成就超过了所有的动物(7-8节),却找不到智慧(12-14节),也无法用找到的金银宝石换取智慧(15-19节),这就使人显得更加可悲。
2.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诗篇133:1-2)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诗人大卫歌颂弟兄和睦同居的美善,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贵重的油”指膏立祭司、君王、先知的圣膏油(出30:23-33),“亚伦”代表大祭司,大祭司的身体预表基督的身体。膏抹大祭司的圣膏油流满他的头和胡须,浸染衣袍,是为了将他分别为圣、归神使用。“弟兄和睦同居”也是圣灵工作的结果,圣灵就像浸透基督身体的圣膏油,把不同背景的肢体分别为圣、合而为一,满有从神而来的喜乐和生命。
3.惟有知识的嘴乃为贵重的珍宝:(箴言20:15)有金子和许多珍珠,惟有知识的嘴乃为贵重的珍宝。
“知识”原文的意思是“知识、洞察力、智慧”,与“分别善恶”(创2:9、17)的“分别”是同一个词,在圣经中也被译为“知道”(伯10:7)、“认识”(赛53:11)、“明白”(赛58:2)。“知识”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是知道一件事、或者知道去哪里找;其次是懂得如何分辨。一个人在职场和商场上,除了知识、洞察力和智慧以外,其它的资本都可以为零。因此智者说“惟有知识的嘴乃为贵重的珍宝”,比金子和珍珠宝贵。
三、福音书中的贵重
1.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路加福音12:24)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 神尚且养活它。你们比飞鸟是何等地贵重呢!
耶稣在登山宝训教训门徒不要为身体的衣食忧虑时,列举了飞鸟(乌鸦)与百合花的例子,天上的飞鸟,虽然不种、不收、不积蓄在仓里,天父尚且养活它们。而人又耕种又收,又积蓄粮食在仓里,神岂能不养活他们。人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何况是神视为眼中瞳仁的门徒呢?当然,主耶稣并非叫我们不要工作,好吃懒做。飞鸟需要飞翔觅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人也需要工作养生,“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关键是神为飞鸟预备了食物,让它们有食可觅,“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是说神更会恩待祂的儿女,让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享受劳碌得来的:你要吃劳碌得来的;你要享福,事情顺利(诗篇128:2)。
2.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马太福音10:31)“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
“麻雀”分布范围非常广,随处可见,麻雀是卑微的,是穷人的食物。两个麻雀才卖一分银子,“一分银子”原文是阿撒利,是一得拿利乌的十六分之一。然而,就连最卑微的麻雀若天父不许可,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神关心爱护我们细微,就是连我们的头发也都被神数过了,神都知道,也都看顾,没有神的许可,一根头发都不可落地。因此,耶稣教导门徒,“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看顾麻雀的神,岂能不看顾他的儿女吗?难道祂会对祂的仆人在传福音时所受到的BP撒手不管吗?
3.人比羊何等贵重呢:(马太福音12:9-14)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又是一个安息日,犹太人在这天都在会堂敬拜神。在会堂里有一个枯干一只手的人,早期教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泥水匠,对他来说能使用双手非常重要。有人问耶稣这天“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却是要控告耶稣。犹太拉比禁止人在安息日医治不存在死亡危险的疾病。如果主耶稣医治了,他们就说主犯了律法。如果主耶稣不医治,他们又会说祂没有“怜恤”。有人如此“问”,表明他相信主耶稣一定能行神迹医治这人的枯干手,但医治的神迹并不能改变人刚硬的心。耶稣就反问他们,你们若有一只羊在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拉上来呢?但对一个人,法利赛人却死守规条不放。因此耶稣教导他们“人比羊何等贵重呢!”因此耶稣的教导是“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吩咐枯干手的那人“伸出手来!”那人听到主的话,存着信心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他因在安息日来教堂敬拜神得到了意外的医治,感谢神!但法利赛人却以为耶稣犯了安息日,他们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不惜触犯“不可杀人”的诫命。
飞鸟、羊、人都是神所创造的,但它们只有体与魂,而人却同时具备了灵魂体,因此神看人比飞鸟、羊贵重得多。飞鸟虽然卑贱,但神尚且养活、看顾,何况是人呢?
四、保罗书信中的贵重
1.窑匠有权柄把一块泥做成贵重的器皿(罗马书9:18-21)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 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保罗藉着利百加怀孕期间神就指示她“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以及神怜悯摩西,却叫法老刚硬的案例,说明神拣选人的主权(罗马书9:10-18),根据祂自己全智的、全知的判断,为要成就祂全善的旨意。保罗这里假设有一个人站在他对面在与他对话,那人问保罗“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保罗立即责备他说: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 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在这里,保罗把神比喻成窑匠,而把我们则比喻成窑匠手是的泥,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作为窑匠对他手中的泥土都有这种权柄,何况是创造的神呢?受造之物没有资格挑战造物主的权柄,人只应追求明白神做事的法则(诗103:7),没有权力要求神解释祂的作为。
2.免得你们贵重这个:(哥林多前书4:6)弟兄们,我为你们的缘故,拿这些事转比自己和亚波罗,叫你们效法我们不可过于圣经所记,免得你们自高自大,贵重这个,轻看那个。
这里保罗所说的“弟兄们”是指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保罗为他们的缘故,拿这些事转比自已和亚波罗,“转比”原文又可译为“改变形状”(腓3:21)、“装作”(林后11:13-15),这里的意思是“我用自己和亚波罗为例,阐明我要教你们的功课”。“效法我们不可过于圣经所记”,指圣经由始至终都强调神所要的是合一身体的见证,而哥林多信徒高举人:保罗、亚波罗、矶法,自高自大,贵重这个,轻看那个,分裂了身体的见证,因此“过于圣经所记”。
3.作贵重的器皿:(提摩太后书2:20-21)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保罗用大户人家里的器皿,进一步隐喻“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19节)。大户人家,家大产大人口众多,所使用的器皿也多,从材质上讲:不但有贵重的金器银器,也有卑贱的木器瓦器;从用途上讲: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同样,在神的家教会,也有真正的信徒(金器银器),也有作恶的人和教导错谬道理,像许米乃和腓理徒(17节)等人(木器瓦器)。“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指信徒分别为圣、脱离假师傅及其错谬的教训(16节),因为“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17节)。不管是什么材质的器皿,只要接触了不洁净的物,就“必算污秽”(该2:13)、不合主用。只有洁净的器皿,才能合乎主用。保罗劝勉年轻的同工提摩太,他本来就是神所拣选的器皿(提前1:18;4:14),只要他保守自己、远离假师傅,“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就“必作贵重的器皿,……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总结:希西家王因着听从巴比伦使者的话,把贵重的膏油等财宝向他们炫耀,而不归荣耀与神,结果,这些财宝后来被掳巴比伦。在神看来,人比飞鸟、羊都贵重得多,因此看重人的需要高过律法、安息日等。保罗勉励年轻的同工提摩太要在神家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
上一篇: 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下一篇:基督徒最美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