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利24:10-23;徒16:1-3
按照神的律法,以色列人是不可以与外邦人结亲的(参申7:2-3),但还是有许多以色列人与外邦人结了亲,不仅以色列人会娶外邦女子为妻,也有以色列人女子嫁给了外邦人为妻。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四个嫁给外邦人的犹大女子》。
一、但支派的示罗密嫁给了一个埃及人
当以色列人寄居在埃及地时,但支派的一个以色列妇人示罗密嫁给了一个埃及人,示罗密与那埃及人生下一不肖之子。示罗密意思是“和平的”,但她的儿子却与以色列人争斗;示罗密的父亲名字叫“底伯利”,意思是“我的话”,但他的后代却口出亵渎神的咒诅话。
1.示罗密的儿子与以色列人争斗:(利未记24:10)有一个以色列妇人的儿子,他父亲是埃及人,一日闲游在以色列人中,这以色列妇人的儿子和一个以色列人在营里争斗。
这个以色列妇人的儿子母亲是示罗密,父亲是埃及人,他是混血儿,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因他母亲是以色列人,因此他们一家也跟着以色列人一同从埃及地出来了。有一天,这人在以色列人中闲游,结果与一个以色列人在营里争斗起来。
2.示罗密的儿子亵渎圣名:(利未记24:11)这以色列妇人的儿子亵渎了圣名,并且咒诅,就有人把他送到摩西那里(他母亲名叫示罗密,是但支派底伯利的女儿)。
争斗中,示罗密的儿子亵渎了圣名,并且咒诅,听见的人把他送到摩西那里。
3.神指示把示罗密的儿子用石头打死:(利未记24:12-16)他们把那人收在监里,要得耶和华所指示的话。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把那咒诅圣名的人带到营外,叫听见的人都放手在他头上,全会众就要用石头打死他。你要晓谕以色列人说:‘凡咒诅 神的,必担当他的罪。那亵渎耶和华名的,必被治死,全会众总要用石头打死他。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亵渎耶和华名的时候,必被治死。’”
“亵渎圣名”就是“咒诅神”,乃是大罪(18:21),但这个“咒诅圣名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以色列人,所以摩西不敢替神作决定,摩西把那人收在监里,等候神的指示,“要得耶和华所指示的话”。神清楚地指示:把那咒诅圣名的人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凡咒诅神的,必担当他的罪”,不管那人是以色列人还是外邦人,都要用石头打死。
4.示罗密的儿子被打死:(利未记24:23)于是,摩西晓谕以色列人,他们就把那咒诅圣名的人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以色列人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以色列人就照着神所指示他们的,把那亵渎了圣名的以色列妇人示罗密儿子用石头打死了。可叹,他出了埃及,却不能进入迦南美地,因闲懒断送了一条性命,给后人留下警戒。
示罗密教子无方,断送了儿子的性命。圣灵特地记下了这位母亲示罗密和她父亲的名字,提醒历世历代的母亲注意:当教导儿女敬畏神,不但要有属灵的外面,更要有属灵的实际,“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4)。
二、但支派的一个女子嫁给了一个推罗人
1.但支派的一个女子嫁给了一个推罗人:(历代志下2:13-14)“现在我打发一个精巧有聪明的人去,他是我父亲希兰所用的,是但支派一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他善用金、银、铜、铁、石、木和紫色、蓝色、朱红色线与细麻制造各物,并精于雕刻,又能想出各样的巧工。请你派定这人,与你的巧匠和你父-我主大卫的巧匠一同做工。”
但支派的一个女子嫁给了一个推罗人,这个推罗人是个能工巧匠,家境富裕,他们生子户兰,户兰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技术,长大就成了当地著名的铜匠,为王作工。
2.所罗门定意建造圣殿:(代下2:1-2)所罗门定意要为耶和华的名建造殿宇,又为自己的国建造宫室。所罗门就挑选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三千六百督工的。
感谢神,感动所罗门的心,他坐稳王位后,就定意为耶和华神建造圣殿,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所罗门请求推罗王差一个巧匠来:(代下2:3,7--8)所罗门差人去见推罗王希兰说:“你曾运香柏木与我父大卫建宫居住,求你也这样待我。……现在求你差一个巧匠来,就是善用金、银、铜、铁和紫色、朱红色、蓝色线,并精于雕刻之工的巧匠,与我父大卫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所预备的巧匠一同做工。又求你从黎巴嫩运些香柏木、松木、檀香木到我这里来,因我知道你的仆人善于砍伐黎巴嫩的树木,我的仆人也必与你的仆人同工。”
所罗门致信给推罗王希兰,要他资助建圣殿的木材,并请求他差一个巧匠来帮助所罗门建殿,并答应给他们粮食、酒与油。
4.推罗王差遣户兰帮助所罗门建造圣殿:(代下2:11-14)推罗王希兰写信回答所罗门说:“耶和华因为爱他的子民,所以立你作他们的王。”又说:“创造天地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赐给大卫王一个有智慧的儿子,使他有谋略聪明,可以为耶和华建造殿宇,又为自己的国建造宫室。现在我打发一个精巧有聪明的人去,他是我父亲希兰所用的,是但支派一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他善用金、银、铜、铁、石、木和紫色、蓝色、朱红色线与细麻制造各物,并精于雕刻,又能想出各样的巧工。请你派定这人与你的巧匠和你父我主大卫的巧匠,一同做工。”
推罗王的回信,表示双方达成了贸易协议。腓尼基地区缺少粮食,盛产木材,以色列则粮食丰裕,缺少木材。此后推罗与以色列一直保持互惠的贸易关系,推罗提供木料和建筑工匠,以色列提供农产品,并控制从内陆到推罗的商业大道。推罗王应允了所罗门的请求,差遣以色列妇人的儿子铜匠户兰(推罗人)去帮助所罗门建造圣殿。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户兰为所罗门造了圣殿里所有的设备(代下3:10-4章)。在所罗门所造的金碧辉煌的第一圣殿里,所用的器皿都是户兰造成的。
户兰,这位以色列人妇人的儿子把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奉献给了神,神必纪念他的奉献。
三、犹大女子以斯帖嫁给了波斯王
1.王后瓦实提被废:(以斯帖记1:2-5,9-12)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快乐,就想起炫耀起自已的后宫,因此吩咐王的七个太监去请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瓦实提却侍宠自傲,有恃无恐,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在大臣米母干的建议下,废除了瓦实提王后的位分(以斯帖记1:13-22)。
2.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后:(以斯帖记2:5,7-8,16-18)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犹大女子以斯帖,自幼丧父,她的堂兄末底改收她为自己的女儿,把她抚养成人。以斯帖不仅容貌俊美,且孝顺自已的养父末底改,温柔、谦卑、勇敢。在大臣的建议下,在全国范围内招聚了许多美貌的处女,其中就有犹大女子以斯帖。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因此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神抬举亡国奴犹大女子以斯帖为波斯王后,是要藉着她拯救犹大人。
2.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以斯帖记3:1-2,5-6)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以斯帖记2:19-23)记载了犹大人末底改救王有功的事,然而3章一开始,被王抬举的不是末底改,而是犹大人的仇敌哈曼。王使哈曼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且为他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他。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当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时,立即怒气填胸,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介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可见哈曼的心肠是何等的歹毒。
3.以斯帖决定冒死为民请命:(以斯帖记4:13-17)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末底改要已经是波斯王后的堂妹以斯帖去见王,为犹大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以斯帖先是惧怕王的定例,但末底改激励她“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在末底改的激励下,以斯帖决定冒死为民请命,誓与民族共存亡。
4.以斯帖违例见王:(以斯帖记5:1-8)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在以斯帖和书珊城的犹大人禁食祷告的第三天,以斯帖穿上朝服,勇敢地闯进王宫的内院。坐在宝座上的王看见王后以斯帖,就施恩与她,免了她的死罪,且应许照着以斯帖所要所求的赐给她。为了做到不打草惊蛇,以斯帖请王带着哈曼赴所她预备的筵席。在酒席筵前,王再次应许随着以斯帖所要所求的赐给她,以斯帖明确告诉王她有所求有所要,请王明天带着哈曼再赴她所要预备的筵席,到时她必告诉王,
5.以斯帖指认仇敌哈曼:(以斯帖记7:2,6,9-10)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第二天,在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第三次应许照着以斯帖所要所求的赐给她。以斯帖,这位勇敢而智慧的王后看到时机成熟,立即向王指认“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太监哈波拿把“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的事告诉王,王吩咐人:“把哈曼挂在其上。”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四、犹太女子友妮基嫁给了一个希腊人
1.友妮基嫁给了希腊人:(提摩太后书1:5)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妮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提摩太的母亲友妮基,是个信主之犹太妇人,她嫁给了住在路司得一个希腊人,生下混血儿提摩太。提摩太自幼跟随母亲友妮基和外祖母罗以熟读旧约圣经:(提摩太后书3:14-15)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当保罗布道团到路司得布道时,友妮基和儿子提摩太就都接受了耶稣为救主。
2.保罗初遇提摩太:(徒16:1)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
不久,使徒保罗布道团第二次旅行布道时,来到路司得,在那里遇见年轻的提摩太,他是信主之犹太妇人友妮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也就是说,提摩太是希腊人,但母亲是犹太人。
3.提摩太与保罗同工:(徒16:2-3)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提摩太不仅得到本地教会路司得的称赞,也得到以哥念教会的称赞,可见他是一个有长进的青年。友妮基信任保罗,放心地把儿子提摩太托付给他。保罗要带他同去,有意把他培养成自已的接班人,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就给他行了割礼。从此,提摩太成为保罗布道团中的一员,成为保罗的亲密同工。保罗与他联名写下多封书信(林后1:1;腓1:1;西1:1;帖前,帖后)。提摩太也多次代表保罗去看望教会:(帖前3:1-2)我们既不能再忍,就愿意独自等在雅典,打发我们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 神执事的提摩太前去(注:“作神执事的”有古卷作“与 神同工的”)坚固你们,并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劝慰你们。
4.保罗称提摩太是他的真儿子(:提前1:1-2)奉我们救主 神和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之命,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那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 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提后1:1-2)奉 神旨意,照著在基督耶稣里生命的应许,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我亲爱的儿子提摩太: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 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保罗还特意给提摩太写下书信,勉励他去为真理打那美好的打仗。《提后》是保罗殉道前在罗马监狱里所写的最后一封书信,提摩太接到书信后,立即动身前去罗马看望保罗,但提摩太还没有到,保罗已经为主殉道了。
5.提摩太为主殉道:根据教会历史,提摩太成为保罗的接班人,最后为主殉道。
结语:以色列妇人示罗密教子无方,致使儿子咒诅圣名,断送了儿子的性命。户兰的母亲虽然嫁给了推罗人,但她却教导儿子敬畏神,好好学习手艺,结果户兰被神大大使用,有份于圣殿的建造。犹大女子以斯帖嫁给了波斯王,在民族面临着灭族危险的关键时刻,以斯帖挺身而出,拯救了自已的民族。犹太女子友妮基虽然嫁给了一个希腊人,但她却教子有方,使儿子提摩太自幼熟读圣经。当保罗布道团来到跑司得的时候,看到青年提摩太,就有意把他培养成接班人,友妮基放心地把儿子提摩太托付给保罗,保罗也视提摩太为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