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王上3:1;耶37:5-11
以色列与埃及是近邻,位于埃及地北部,以色列人的列祖就与埃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亚伯拉罕在饥荒年下了埃及(12:12-20),神不许可以撒下埃及(26:1-5),神却许可以色列带领全家下埃及(创46:1-27)。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了430年,因此有着很深的埃及情结。以色列人在旷野路上,总是留恋埃及的肉锅,悄微不顺就想回埃及(民14:4),即使神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建立了独立的王国以色列时,他们也与埃及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如所罗门王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想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自已的统治;最后的一位犹大好王约西亚战死在与法老尼哥争战的战场上,犹大末代的最后一位国王西底家也想投靠埃及,对抗巴比伦。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犹大王与埃及》。
一、所罗门王与埃及
1.娶法老的女儿为妻:(列王纪上3:1)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入大卫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
(列王纪上7:8)廊后院内有所罗门住的宫室;工作与这工作相同。所罗门又为所娶法老的女儿建造一宫,做法与这廊子一样。
(列王纪上9:24)法老的女儿从大卫城搬到所罗门为她建造的宫里。那时,所罗门才建造米罗。
(历代志下8:11)所罗门将法老的女儿带出大卫城,上到为她建造的宫里;因所罗门说:“耶和华约柜所到之处都为圣地,所以我的妻不可住在以色列王大卫的宫里。”
“埃及王法老”很可能是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的法老西阿蒙(主前986-967年)。这位法老的权力受到底比斯大祭司的限制,无法对外扩张,所以通过和亲与所罗门结盟,并攻取了“基色”作为女儿的嫁妆(王上9:16)。基色扼守南北沿海大道和从耶路撒冷到地中海约帕港的东西大道,对埃及和以色列都很重要;被法老的女婿所罗门控制后,既有利于埃及,也有利于建造圣殿所需香柏木的顺利供应(代下2:16)。然而,政治联姻所带来的好处是短暂的,法老西阿蒙在所罗门开始建殿前后就去世了。到了所罗门的晚年,第二十二王朝的法老示撒(主前943-922年在位)更成为所罗门王朝的敌人(王上11:40;14:25)。与外邦人的政治联姻,不但不能坚定所罗门的国度,反而到了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王上11:4),最终招致了神的审判和国度的衰落(11:11-13)。所罗门国位坚定之后(王上2:46),《列王纪》所提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与埃及王法老结亲”;而所罗门“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最后进驻的却是“法老的女儿”,仿佛这一切都是为“法老的女儿”预备的。作者用巧妙的先知笔法,向我们预告了将来这些外邦妃嫔必然会占据所罗门的心,她们所敬拜的别神必然会凌驾在一切之上(王上11:1-8)。
2.所罗门从埃及购买马匹车辆:(列王纪上10:26,28-29)所罗门聚集战车马兵,有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二千名,安置在屯车的城邑和耶路撒冷,就是王那里。……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带来的,是王的商人一群一群按着定价买来的。从埃及买来的车,每辆价银六百舍客勒,马每匹一百五十舍客勒。赫人诸王和亚兰诸王所买的车马,也是按这价值经他们手买来的。
所罗门有“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二千名”,但这些战车和马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神已经使所罗门“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5:4),并且早已应许“必坚定他的国”(撒下7:12)。既然所罗门执意要建立庞大的军队,神后来就兴起以东的哈达和亚兰的利逊与所罗门为敌(11:25),证明这些“战车马兵”只是摆设,毫无用处。“马兵”原文是“马”或“骑马者”。当时的战车常常每辆配置三匹马,两匹拉车,一匹后备。“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带来的,是王的商人一群一群按着定价买来的”,更可译为“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和古厄来的,是王的商人从古厄按着定价买来的”。所罗门进口最好的车和马,然后出口给西北的“赫人诸王”和东北的“亚兰诸王”,从中获利。
有关立王的指示:(申命记17:16-17)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不可再回那条路去。’他也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恐怕他的心偏邪;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
所罗门却不顾神的律法,不仅为自已加添马匹,也为自已多立妃嫔,多积金银,财物增多,注定所罗门的灵性在走下坡路。
3.耶罗波安逃到埃及王示撒那里:(列王纪上 11:26-40)所罗门的臣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也举手攻击王。他是以法莲支派的洗利达人,他母亲是寡妇,名叫洗鲁阿。他举手攻击王的缘故,乃由先前所罗门建造米罗,修补他父亲大卫城的破口。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一日,耶罗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他们二人在田野,以外并无别人。亚希雅将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我因仆人大卫和我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城的缘故,仍给所罗门留一个支派。)因为他离弃我,敬拜西顿人的女神亚斯他录、摩押的神基抹,和亚扪人的神米勒公,没有遵从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亲大卫一样。但我不从他手里将全国夺回;使他终身为君,是因我所拣选的仆人大卫谨守我的诫命律例。我必从他儿子的手里将国夺回,以十个支派赐给你,还留一个支派给他的儿子,使我仆人大卫在我所选择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里,在我面前长有灯光。我必拣选你,使你照心里一切所愿的,作王治理以色列。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像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像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我必因所罗门所行的使大卫后裔受患难,但不至于永远。’”所罗门因此想要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却起身逃往埃及;到了埃及王示撒那里,就住在埃及,直到所罗门死了。
神藉着先知亚希雅预言要从所罗门手里将国夺回,将北方的十个支派赐给他的臣子耶罗波安。所罗门知道这事后,就想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就起身逃往埃及王示撒那里。
二、埃及王示撒来攻打罗波安
1.耶罗波安从埃及回来:(列王纪上12:1-4,12-15,20)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他就和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侍奉你。”……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王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不用老年人给他所出的主意,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民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藉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立他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除了犹大支派以外,没有顺从大卫家的。
所罗门去世后,他儿子罗波安接续他作王时,以色列人到了示剑,在那里与罗波安谈判。以色列人打发人去从埃及把耶罗波安请来,让他作为谈判的代表与罗波安交涉。以色列人请求减轻百姓的负担,他们就服侍罗波安,否则,他们就要立耶罗波安作他们的王,背叛大卫家。狂妄自大的罗波安却不依从百姓,导致了国家一分为二: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罗波安只作了南国犹大王,失去了大片的疆土与大批的百姓。
2.示撒攻取耶路撒冷:(列王纪上14:25-26)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
罗波安作犹大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所罗门一生辛辛苦苦所积蓄的一切财物转眼到了埃及王示撒手里。(路加福音12:20)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虽然当时“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王上10:;23),但他似乎早已知道这些财物的结局,所以说“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绝望。因为人用智慧、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传2:20-21)。
三、约西亚在与法老尼哥争战时战死
1.好王约西亚:(历代志下34:1-7)约西亚登基的时候年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所行的,不偏左右。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寻求他祖大卫的 神。到了十二年才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坛、木偶、雕刻的像,和铸造的像。众人在他面前拆毁巴力的坛,砍断坛上高高的日像,又把木偶和雕刻的像,并铸造的像打碎成灰,撒在祭偶像人的坟上,将他们祭司的骸骨烧在坛上,洁净了犹大和耶路撒冷;又在玛拿西、以法莲、西缅、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围破坏之处,都这样行;又拆毁祭坛,把木偶和雕刻的像打碎成灰,砍断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约西亚(主前639-609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所医治的”,他是南国犹大坏王玛拿西的孙子、亚扪的儿子,也是最后一位好王,虽然他登基的时候才八岁,但他勇于从祖父和父亲的背道中回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所行的”,“效法他祖大卫所行的”,这是圣灵对国度君王的最高评价;在犹大诸王中,只有希西家和约西亚得到了这一好评(29:2;34:2)。他作王第八年,就是十六岁的时候就寻求他祖大卫的神。到了十二年,就是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清除偶像崇拜,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尤其是他在位十八年,发现律法书后,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宗教改革(8-33),守逾越节(35:1-19),给犹大国带来了短暂的复兴。
3.约西亚在与法老尼哥争战时战死:(历代志下35:20-25)这事以后,约西亚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来,要攻击靠近幼发拉底河的迦基米施;约西亚出去抵挡他。他差遣使者来见约西亚,说:“犹大王啊,我与你何干?我今日来不是要攻击你,乃是要攻击与我争战之家,并且 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预 神的事,免得他毁灭你,因为 神是与我同在。”约西亚却不肯转去离开他,改装要与他打仗,不听从 神藉尼哥之口所说的话,便来到米吉多平原争战。弓箭手射中约西亚王。王对他的臣仆说:“我受了重伤,你拉我出阵吧!”他的臣仆扶他下了战车,上了次车,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坟墓里。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为他悲哀。耶利米为约西亚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约西亚,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这歌载在哀歌书上。
“这事以后”指约西亚十八年的逾越节之后十三年,即主前609年,约西亚在位末年,“埃及王尼哥”指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尼哥二世(主前610-595年在位)。他“要攻击靠近幼发拉底河的迦基米施”,是前往迦基米施帮助亚述、抵抗巴比伦。主前609年春天,埃及法老尼哥二世率军北上援助末代亚述王。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巴比伦和玛代联军在迦基米施战役中打败亚述和埃及联军,亚述帝国灭亡,犹大和周围国家落入巴比伦的势力范围。约西亚出去抵挡法老尼哥,尼哥差遣使者劝阻约西亚,要他不要干预神的事,免得神毁灭约西亚。约西亚却不肯听从神藉尼哥所说的话,执意要去与尼哥争战。在米吉多平原的战场上,弓箭手射中约西亚王,他就死了。约西亚战死沙场,并不是“不得善终”,而是“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34:28),被神在“忿怒如火倒在这地上,总不息灭”(34:25)之前平安接走。约西亚的死,使犹大的复兴嘎然而止,对犹大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先知耶利米为约西亚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约西亚,表达他们对王的思念。
四、约雅敬是埃及法老所立的傀儡王
1.法老尼哥将约哈斯锁禁在哈马地的利比拉:(列王纪下23:30b-35)国民膏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续他父亲作王。约哈斯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三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法老尼哥将约哈斯锁禁在哈马地的利比拉,不许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罚犹大国银子一百他连得,金子一他连得。
约西亚战死沙场后,国民立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续他作王。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因此他作王三个月,就被法老尼哥锁禁在哈马地的利比拉,又罚犹大国银子一百他连得,金子一他连得。法老尼哥把约哈斯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23:34)。“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32节),不肯施行公平和公义(耶22:1-12),结果“作王三个月”就被埃及掳去;神的国度成了埃及的附庸,神百姓的王也变成了法老的傀儡。
2.法老尼哥立约雅敬作傀儡王:(列王纪下23:34-35)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以利亚敬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给他改名叫约雅敬,却将约哈斯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约雅敬将金银给法老,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按着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银,好给法老尼哥。
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以利亚敬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给他改名叫约雅敬。“约雅敬”的意思是“耶和华兴起”,“以利亚敬”的意思是“神举起”,两个名字的意思差不多。法老替“以利亚敬”改名为“约雅敬”,只是替换了前面两个希伯来字母,可能是表示对犹大王行使主权,从此犹大成为埃及的藩属国。
约雅敬一面“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一面为自己大兴土木兴建楼房(耶22:13-19),不听先知耶利米的警告,还杀死了先知乌利亚(耶26:20-23),焚烧书卷;而百姓中间的各样可憎的恶事也纷纷从隐藏变成公开(结8:5-18)。
3.约雅敬背叛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列王纪下24:1-2)约雅敬年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犹大;约雅敬服侍他三年,然后背叛他。耶和华使迦勒底军、亚兰军、摩押军和亚扪人的军来攻击约雅敬,毁灭犹大,正如耶和华藉他仆人众先知所说的。
约雅敬年间,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继承王位,乘胜追击,把埃及法老赶回埃及,夺取了黎凡特地区的控制权。犹大也从埃及的藩属国变成了巴比伦的藩属国。尼布甲尼撒掳走了犹大王约雅敬、部分圣殿器皿(代下36:6-7)和包括但以理在内的一些犹大贵族(但1:1-2、6)。后来约雅敬被放回犹大,服侍巴比伦三年。主前601年,尼布甲尼撒与法老尼哥在埃及小河再次对决,双方伤亡惨重、不分胜负,巴比伦军队退回国内重整旗鼓。这时,约雅敬不听先知耶利米的警告,乘机投靠埃及、背叛巴比伦王(耶27:9-11)。尼布甲尼撒于主前598年重返犹大,率领周围藩属国的“亚兰军、摩押军,和亚扪人的军”攻入犹大国。此时约雅敬去世、约雅斤即位(6节),犹大所期待的埃及却无力来拯救(7节)。
4.约雅斤被掳巴比伦:(列王纪下24:6-17)约雅敬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埃及王不再从他国中出来;因为巴比伦王将埃及王所管之地,从埃及小河直到幼发拉底河都夺去了。约雅斤登基的时候年十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尼护施他,是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单的女儿。约雅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亲一切所行的。那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军兵上到耶路撒冷,围困城。当他军兵围困城的时候,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就亲自来了。犹大王约雅斤和他母亲、臣仆、首领、太监一同出城,投降巴比伦王;巴比伦王便拿住他。那时是巴比伦王第八年。巴比伦王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都拿去了,将以色列王所罗门所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正如耶和华所说的;又将耶路撒冷的众民和众首领,并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万人,连一切木匠、铁匠都掳了去;除了国中极贫穷的人以外,没有剩下的;并将约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监,与国中的大官,都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去了;又将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铁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阵的勇士,全掳到巴比伦去了。
巴比伦军队在主前598-597年的冬天围城三个月(耶36:22)。约雅斤作王“三个月零十天”(代下36:9)就投降了。《巴比伦年鉴》记载,巴比伦王于亚达月第二日(主前597年3月16日)拿住犹大王约雅斤,掳获全城。尼布甲尼撒掳走约雅斤母子(15节),应验了耶利米的预言(耶22:24-27)尼布甲尼撒来攻打犹大,投降他。
五、西底家投靠埃及
1.巴比伦王立玛探雅代替他作犹大王:(列王纪下24:17)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代替他作王,给玛探雅改名叫西底家。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约雅斤后,又立约西亚王的第三个儿子西底家为傀儡王。
2.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耶利米书37:5-11)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然而,西底家投靠埃及,背叛巴比伦王。当巴比伦王来围困犹大时,埃及法老尼哥曾出兵前来帮助犹大,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然而,神给西底家的回答是:“不要自欺”!法老的军队只是虚张声势,很快就会撤军自保,巴比伦必将攻取、焚烧耶路撒冷。“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是用夸张的修辞,宣告神的管教计划绝不会因为人的挣扎而改变。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法老撤军之后,回师继续围城十八个月,直到彻底摧毁耶路撒冷(王下25:1-10)。
3.西底家被带到巴比伦:(耶利米书52:4-11)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甚至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围攻城。他们就往亚拉巴逃去。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军都离开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带他到在哈马地利比拉的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便审判他。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在利比拉杀了犹大的一切首领,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将他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
巴比伦王在主前586年攻取了耶路撒冷,巴比伦军队于午夜破城,西底家从南面的壕沟逃走(结12:12;《犹太古史记》卷10第8章136节),打算在耶利哥附近的约旦河渡口过河,逃往河东的盟友摩押或亚扪(27:3)。但他功亏一篑,最终没能逃过神的追讨,巴比伦人在距离渡口只剩下几公里的耶利哥平原抓住了他。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人子和犹大的一切首领,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将他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
西底家不肯顺服神,想努力摆脱神的管教(25:8-14);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导致巴比伦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和圣殿。在众多的回转机会面前,西底家却选择听而不闻、拒绝顺服,以致落到如此悲惨的结局。
4.犹大人逃往埃及:(耶利米书43:1-7)耶利米向众百姓说完了耶和华-他们 神的一切话,就是耶和华-他们 神差遣他去所说的一切话。何沙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一切狂傲的人,就对耶利米说:“你说谎言!耶和华-我们的 神并没有差遣你来说:‘你们不可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这是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挑唆你害我们,要将我们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们有被杀的,有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于是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并众百姓,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住在犹大地。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却将所剩下的犹大人,就是从被赶到各国回来在犹大地寄居的男人、妇女、HT,和众公主,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的众人,与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亚的儿子巴录,都带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这是因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话。
在国破家亡的悲惨处境下的犹大人,先是请耶利米求问神,应许无论神说什么,他们都必听从(耶利米书42:1-6)。然而当神藉着耶利米指示他们不要下埃及时,却无人听从(耶利米书42:7-22)。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将所剩下的众百姓和耶利米、巴录都带到了埃及。
结语:我们看到从以色列王所罗门与法老结亲,到他年老时,埃及就已经改朝换代,埃及王示撒帮助所罗门的敌人耶罗波安。罗波安作犹大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来攻打耶路撒冷,抢走了所罗门一生所积蓄的大量财物。埃及军兵在战场上射杀了犹大国最好一位好王约西亚,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作傀儡王。犹大最后一位国王西底家投靠埃及,背叛巴比伦王,结果被巴比伦王生擒,就把西底家带到巴比伦。剩下的犹大人不肯听先知耶利米的劝说,坚持下了埃及,在那里寄居。
上一篇:不同人眼中的“大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