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中秋节讲章:三个团圆与一个不可

日期:2025-10-06作者:白雪香梅

 今天是202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此,站长携编辑向广大读者以及家人们献上节日的问候“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今天,特别为读者推出《中秋节讲章:三个团圆与一个不可》。

微信图片_20251006084550_5645_1.jpg

经文:创1:14-19

中秋佳节,浩月当空,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来与“团圆”二字紧密相连。月圆了,我们自然会想到许多团圆。今天,我们就中秋佳节来为大家讲述“三个团圆”与“一个不可,”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浓厚的文化韵味,过圣洁的生活。让我们根据圣经思考《中秋节讲章:三个团圆与一个不可》。

一、中秋节三个团圆

第一个团圆:月之团圆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洒满大地。自古以来,人们便赋予了月亮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月亮的圆缺变化,恰似人间的悲欢离合,而中秋之月,则是满月之时,象征着圆满与和谐。家家户户,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在这一天抬头仰望这轮明月,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月之团圆,是中秋佳节最直观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仰望星空,让人不能不生出敬畏之心。

1.神创造日月星辰:(创世记1:14-19)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 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 神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神在创造的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这里所说的“光体”就是日月星辰,是与第三日创造的树木花草相对,树木花草是在地上,点缀大地;而日月星辰是摆列在天空,普照大地,驱散大地的黑暗,给大地带来光明与温暖。“作记号”包括东西南北和时刻。“定节令”包括春、夏、秋、冬和祭祀的节期。“日子”指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年岁”指地球绕日公转一周为一年。“两个大光”就是太阳和月亮。圣经根据星体和人类的关系,把星体分成三大类:“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和“众星”,这样简单的分类,使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些光”主要是恒星和太阳系中的行星。

我国的农历(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圆缺而制定的,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月圆之日就是月之十五,之前半月的月亮被称为“上弦月;”之后半月的月亮被称为“下弦月。”

2.你能数算众星吗:(创世记15:1-6)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神在亚伯兰还没有儿子的时候就应许大大地赏赐他,亚伯兰以为承受他家业的是忠心的仆人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神却告诉他,这人必成为他的后嗣,从亚伯兰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他的后嗣。神领亚伯兰走到帐棚外面,要他向天观看,数算众星,接着告诉亚伯兰他的后裔将要如天上的星星那样繁多,无人能数得过来。

神藉着天上的星星启示亚伯兰,也引用神向亚伯拉罕(创22:17)和雅各(创32:12)的应许,启示先知耶利米“天上的万象不能数算,海边的尘沙也不能斗量;我必照样使我仆人大卫的后裔和侍奉我的利未人多起来(耶利米书33:22)。”

神要让约伯明白神的大能与智慧,特别举了天空之旅的例子:(约伯记38:31-33)你能系住昴星的结吗?能解开参星的带吗?你能按时领出十二宫吗?能引导北斗和随它的众星吗?你知道天的定例吗?能使地归在天的权下吗?让约伯思考星空的奥秘。

3.造化的荣耀:(诗篇19:1-6)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它的量带通遍天下,它的言语传到地极。 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它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它的热气。

大卫作牧童的时候,经常在旷野,他仰观苍天,看见每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因此写出气势磅礴的《诗篇19篇》。

4.神的荣耀与人的尊贵:(诗篇8:1,3-9)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大卫仰望星空的时候,不禁赞美神的荣耀,他观看神所创造的天空、并神所陈设的月亮星宿,想到了自已的渺小,不禁感叹:“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人是如此的渺小,却蒙神如此的眷顾,蒙神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管理 神手所创造的万物,使万物服在人的权下。

第二个团圆:家之团圆

诗人苏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的深切期盼。感谢神,为了弘扬传统文化,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新增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给劳动的人们一个休息的假期。在这一天,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路途多么遥远,人们都会尽力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这美好的时光。围坐一桌,品尝着各式各样的月饼,聊着家长里短,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家之团圆,是中秋佳节最温馨的画面,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视的情感纽带。婚姻是神为人类设立的,家是神赐给我们的避风港湾,我们理当爱自已的家,爱自已的亲人。在教会这个大家庭中,弟兄姊妹们也当彼此相爱。

经上记载了许多团圆,我们来看三个团圆的场面:

1.雅各与哥哥以扫团圆:(创世记33:1-4)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两个人就哭了。

雅各在父家的时候欺骗了哥哥以扫两次:第一次用一碗红豆汤骗取了以扫长子名分(创25:29-34),第二次与母亲利百加合谋,骗取了以扫长子的祝福,致使兄弟反目成仇(创27章)。为了躲避哥哥以扫的追杀,雅各不得不离开了自已的家乡,离开了疼爱他的母亲,去到了900公里外的舅舅拉班家里,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在那里受到了拉班的对付。现在,雅各从舅舅家回来,首先要解决与哥哥以扫之间的矛盾,使兄弟和睦。为了显示自已的诚意以及对神赐福的感谢,雅各送出了一份厚礼,自已也谦卑地一连七次俯伏在地,尊称以扫为主。感动得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与他亲嘴,两个人就都哭了,阔别二十年的兄弟团圆了。

2.约瑟与父亲雅各团圆(创世记46:28-34)雅各打发犹大先去见约瑟,请派人引路往歌珊去;于是他们来到歌珊地。约瑟套车往歌珊去,迎接他父亲以色列,及至见了面,就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既得见你的面,知道你还在,就是死我也甘心。”约瑟对他的弟兄和他父的全家说:“我要上去告诉法老,对他说:‘我的弟兄和我父的全家从前在迦南地,现今都到我这里来了。他们本是牧羊的人,以养牲畜为业;他们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带来了。’等法老召你们的时候,问你们说:‘你们以何事为业?’你们要说:‘你的仆人,从幼年直到如今,都以养牲畜为业,连我们的祖宗也都以此为业。’这样,你们可以住在歌珊地,因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

从哥哥们把约瑟卖到埃及,到此时约瑟与父亲雅各相见,已经过去了二十二年。雅各相信了儿子们欺骗他的话,以为爱子约瑟被野兽撕碎了,再也见不到约瑟了,神却使他们父子在埃及地团圆。感动得约瑟伏在父亲雅各的颈项上,哭了许久。

3.浪子回家:(路加福音15:12-24)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人犯罪后,所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躲避神,人不会主动找神,神却主动来寻找迷失的人:(创世记3:8-9)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从伊甸园开始,神寻找人的声音“你在哪里”就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廊上。

耶稣所讲的“浪子比喻”被称为“比喻中的珍珠,”因为这是全人类的缩影。我们都像那个无知的浪子一样,离开了父神的面,在外面“任意放荡,浪费资财。”只有在自已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已家中的老父亲。浪子醒悟过来,才想到要回到父亲的家,那怕是做个雇工总比饿死在异乡好。浪子的思想上有了转变,就有了回家的行动。再说自从浪子离家后,老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已的这个不肖之子,天天倚门眺望,盼望儿子早日归来。这天父亲终于看到相离还远的浪子,立即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亲无条件地接纳了这个儿子,恢复了他儿子的身份,且“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第三个团圆:国之团圆

除了月之团圆、家之团圆外,中秋佳节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国之团圆”的寓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在中秋佳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种庆祝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力量。国之团圆,是中秋佳节最为宏大的主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为崇高的理想。而作为在地上代表的天国大使——基督徒,理当爱国爱教,为国家祈福,为灵魂守望;我们更盼望着主二次再来时,在天上的大团圆,就是永远和主同在。

1.耶稣应许再来接我们:(约翰福音14:1-3)“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 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主耶稣在为门徒洗完脚后,说到一些令人十分困扰的事:他们当中的一位会出卖祂(13:21)、祂将离开他们(13:33),彼得会三次不认祂(13:38)。门徒们无法理解这些事,因此对自己往后的处境感到恐慌,心里忧愁。察看人心的神知道门徒心里所存的,因此就安慰他们,“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并非指主耶稣回到天家后,为门徒准备天堂里的住处,而是指透过祂的被钉、复活和升天,使门徒能得以住在神的面前。

“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是因为父神“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去”(来2:10)。根据上下文,这里的“再来”应该是指主耶稣升天之后在圣灵里再来(18-19节;20:19-22)。主耶稣在圣灵里临到信徒,乃是要将信徒接到祂自己里面(20节),而祂自己乃是在父神里面(10-11节),所以信徒在祂里面也就都被带到父神里面(23节)。“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已经在天上坐在神的右边(弗1:20;来1:3),所以我们也与祂“一同坐在天上”(弗2:6),一面生活在地上,一面却是属天的人,过着在地如在天的生活。

2.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5-17)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 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表明虽然是保罗写的,但被提的启示来自于耶稣基督自己。“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并不是指保罗认为自己在主再来时仍还活着,而是保罗把自己置身于写信的对象之中(林前10:22;罗3:5)。“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指主再来时,“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因此,当主再来的时候,那些已经去世的信徒不会被遗漏,他们将与活着被提的信徒一同见主。可能使徒们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之后,有些信徒已经去世了,他们的亲友很想知道基督再来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受到严重的亏损。16节可译为“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那时,有发令的声音,有一位天使长的呼声,还有神的号声,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神的号声”就是“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林前15:52),这号声是宣告主的再来、召聚神的百姓(太24:31;赛27:13;民10:2-10)。当这三种声音响起时,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就要复活,指已经去世的信徒会先复活。基督再来的时候,活着的信徒身体会改变成灵体(林前15:51-53),然后与复活的信徒“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所有的信徒将同时见主,没有先后之分,然后“和主永远同在”,不但与主联合、而且彼此联合。“和主永远同在”是每个信徒最大的盼望。

二、一个不可——不可拜偶像

1.日月星辰的崇拜:(出埃及记10:21-23)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天伸杖,使埃及地黑暗;这黑暗似乎摸得着。”摩西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乌黑了三天。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见,谁也不敢起来离开本处;惟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

当时古埃及神话中的最高神是太阳神阿蒙-拉(Amon-Ra),而法老自称“拉神之子”。现在太阳被遮蔽,表明他们所崇拜的太阳神在真神面前也无能为力。

异教神话认为太阳是生命之源,光照是太阳最重要的作用。古代埃及敬拜日神,两河流域敬拜月神,他们又认为星星会左右人的命运,在他们的语言中,日、月、星的名字就是日神、月神和各种星神的名字。考古证据表明,亚伯拉罕的家乡迦勒底的吾珥是当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高的城市之一,守护神是月神辛(Sin)。

最坏的一个犹大王玛拿西也拜日神,为日头献上马、日车:(列王纪下23:11)又将犹大列王在耶和华殿门旁、太监拿单·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头所献的马废去,且用火焚烧日车。

我国许多地方也都流行对月亮的崇拜,因此我们在与亲友团聚的时候,不要沾污他们的污秽,保守自已的圣洁。

2.不可拜偶像:(出埃及记20:4-5)“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十诫中的第二条就是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数我们的神是忌邪的神。然而,神的百姓以色列人却一直陷在偶像的崇拜中,以致被掳到异乡他国。中秋节在我国也是一个拜偶像的日子,我们不要效法穿上世界,保守自已的圣洁。

3.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列王纪上12:32-33)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自己上坛献祭。他在伯特利也这样向他所铸的牛犊献祭,又将立为邱坛的祭司安置在伯特利。他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为以色列人立作节期的日子,在伯特利上坛烧香。

联合的以色列王国分裂后,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为了攻固自已的统治,阻止百姓上耶路撒冷圣殿敬拜神,私自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律法规定正月十四日逾越节、五旬节和七月十五日住棚节三个“耶和华的节期”(利23:2;申16:16),其中逾越节和五旬节都是在农忙时期。现在“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代替了犹大的节期,很可能一年只有这一个节期,大约是在阳历十一月,气候怡人,所有的农活都结束了,实在是非常体贴肉体。“上坛烧香”,原文是“自己上去在祭坛旁烧香”。耶罗波安“自己上坛献祭”,又“自己上去在祭坛旁烧香”,表明他像周围列国一样由君王代替祭司执行敬拜仪式,开创了一种新的宗教形式。耶罗波安把自已的家和以色列人都陷在罪里。

结语:中秋佳节的“三个团圆”分别代表了月之团圆、家之团圆和国之团圆。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中秋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一个不可,就是不可在这节日里参与任何与偶像有关的崇拜,过圣洁的生活。

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共同祈愿月圆人团圆、家和国昌盛!

微信图片_20251005172130_5643_1.jpg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