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可1:1-13节
主题:耶稣作工前的三重印记
1、耶稣降生的必然性 1-8节
2、耶稣受洗的重要性 9-11节
3、耶稣得胜的权威性 12-13节
可1:1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可1:2 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有古卷无以赛亚三字)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
可1:3 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可1:4 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可1:5 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
可1:6 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可1:7 他传道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
可1:8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
可1:9 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但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可1:10 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
可1:11 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
可1:12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
可1:13 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
引言:
马可福音成书于公元60 - 70年间,普遍认为作者是约翰·马可。当时的罗马帝国对早期基督徒的ph日益加剧,信徒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急需属灵的安慰与力量。马可将笔触聚焦于耶稣基督的生平与事工,以简洁明快、充满动态感的叙事风格,向受罗马文化影响的读者群体呈现这位“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可1:1)。
这部福音书最鲜明的特点在于“行动性”。全文共16章,包含66个场景转换,平均每35个希腊文字就有一个表示动作的动词,被学者称为“奔跑的福音”。马可没有像马太福音那样详细追溯耶稣的家谱,也未如路加福音般展开系统性的历史叙述,更没有像约翰福音那样深入探讨神学教义,而是通过密集的场景切换和紧凑的情节推进,将耶稣刻画为一位时刻行动着的救主——他不断行走在加利利的村庄、犹太的旷野与耶路撒冷的街巷,以权柄赶逐污鬼、以能力医治病患、以圣言教导众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上帝的国降临人间。
从结构上看,马可福音以“神的福音”为核心,分为两大篇章:前半部分(1 - 8章)着重展现耶稣在加利利地区的公开事工,通过医治瘫子、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平静风浪等神迹,揭示耶稣作为弥赛亚的权柄;后半部分(9 - 16章)则围绕耶稣前往耶路撒冷受难、复活的历程,诠释S字J救赎的终极意义。这种结构安排,让读者清晰看到耶稣从“行动的救主”走向“受苦的仆人”的完整救赎计划,正如马可在开篇所言,整部福音书是“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而这个“起头”,正是我们理解耶稣作工本质的关键钥匙。
刚刚我们所读的这段经文,马可福音1:1 - 13节这段经文作为马可福音整部福音书的开篇,如同交响乐的序曲,看似简短,却为耶稣的整个事工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调。在耶稣正式展开传道、医病、赶鬼等救赎事工之前,上帝已经借着三个关键场景,为祂烙下三重深刻的印记。这三重印记,不仅是耶稣神性、权柄与使命的明证,更是理解祂整个救赎工作的核心线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小弟兄借着以上我们所读的经文与在座的弟兄姊妹彼此分享一个主题:《耶稣作工前的三重印记》。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驻足在马可福音开篇这13节经文前,仿佛能触摸到上帝救赎计划跳动的脉搏。这段经文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永恒旨意的具象化呈现,是耶稣基督救赎大工的神圣序章。在祂展开赶鬼医病、教导众人的事工之前,上帝早已在此雕琢出三重关键印记,每一道印记都刻满了神性的荣耀,每一笔刻画都预示着救恩的必然成就。
此刻,让我们屏息凝视第一重印记,从旷野中施洗约翰如号角般的宣告,到旧约先知跨越世代的应许,上帝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埋下层层伏笔。耶稣的到来,绝非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创世之前就已写进永恒计划的必然结局。接下来,就让我们拨开经文的云雾,一同见证上帝如何借着先知的预言与时代的预备,显明祂儿子降世的必然与笃定。
一、耶稣降生的必然性 1-8节
可1:1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神的儿子”这一称谓,直接点明耶稣的神性本质。在旧约中,神与以色列百姓立约,应许要赐下一位救赎者,这位救赎者具有超越常人的神圣属性。例如,《诗篇》2:7 预言 “受膏者”(弥赛亚)是神的儿子,“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这里的 “生” 并非肉身意义的出生,而是强调其永恒的神性与独特身份。耶稣作为神的儿子,祂的降生是神性在历史时空的彰显,是神计划中必然的安排 。
“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这里的 “福音” 并非简单的好消息,而是神救赎计划的核心内容——通过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使人类与神重新建立关系。在旧约时代,百姓通过献祭、守律法等方式寻求与神和好,但这些只是影儿,无法真正除去人的罪。《马可福音》开篇强调 “福音的起头”,表明耶稣的降生是神救赎计划从应许到实现的关键转折。就像漫长黑夜即将迎来黎明,耶稣的降生是神救赎之光开始照耀的起点。先知以赛亚曾预言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以赛亚书 7:14) ,耶稣的降生正是对这些预言的应验,是神在合适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救赎的福音实实在在地带到人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
可1:2 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有古卷无以赛亚三字)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
可1:3 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从旧约的漫长历史来看,神早就通过先知向世人传达了祂的救赎计划。以赛亚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那时的以色列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亚述帝国的威胁如乌云般笼罩。但神却借着以赛亚先知之口,宣告了一个跨越时空的预言:“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这个使者就是后来的施洗约翰,而道路则是为弥赛亚——耶稣基督的降临所预备的。这就好比在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之前,建筑师会先绘制详细的蓝图,安排好每一个施工步骤。神的救赎计划亦是如此,早在耶稣降生之前数百年,神就已经开始了预备工作,通过先知的预言,为耶稣的降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犹太人一直期待着弥赛亚的降临。他们在苦难中渴望着一位拯救者,能带领他们摆脱外邦人的统治,恢复神的国度的荣耀。先知的预言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而施洗约翰的出现,正是这预言的初步应验。他在旷野中呼喊:“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他的呼喊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深刻的属灵含义。修直道路,意味着要除去人们心灵中的阻碍,让他们能够以谦卑、悔改的心迎接弥赛亚的到来。
可1:4 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可1:5 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
可1:6 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可1:7 他传道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
可1:8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
经文开篇就点明“照这话,约翰来了”(可1:4),这个“话”指的正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可1:2-3)。上帝早在七百年前就预定了约翰的使命——“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就像现代工程中精准的项目进度表,每个环节都按计划推进,约翰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救赎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约翰的传道方式与生活状态,都在印证他作为先锋的特殊使命。他身穿骆驼毛衣服、以蝗虫野蜜为食(可1:6),这种与世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正是要打破人们对“常规先知”的想象。正如古代君王出巡前,会派遣使者提前清扫道路、宣告来临,约翰以独特的生命见证,向整个犹太地宣告:那位真正的救赎主即将登场!
约翰传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可1:4),这一信息直击人心最深处。当时的犹太社会,宗教形式主义盛行,人们将遵守律法仪式等同于敬虔。约翰却大声疾呼:真正的信仰始于心灵的悔改!这如同在满是灰尘的房间打开窗户,让清新空气涌入。
”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可1:5),这个场景生动展现了上帝如何预备人心。就像播种前的土地需要深耕松土,上帝借着约翰的信息,唤醒每个人的灵魂,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渴望得到拯救。这种属灵的预备,为耶稣后来传讲天国福音、施行救赎工作,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约翰对耶稣的宣告(可1:7-8),是这段经文最震撼的部分。他谦卑地承认:“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甚至说“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在当时的文化中,解鞋带是最卑微奴仆最卑微的工作,约翰用这种极致的表达,彰显耶稣远超常人的神圣权柄。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1:8),这一对比揭示了耶稣使命的独特性。水洗礼只能洗净外表,圣灵的洗礼却能带来生命的重生。约翰用先知的洞察力,将耶稣的神性、权柄和救赎使命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所有人明白:这位即将到来的弥赛亚,是上帝救赎计划的核心,是人类唯一的拯救。
二、耶稣受洗的重要性 9-11节
可1:9 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但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耶稣本是神的儿子,无罪且无需悔改,却甘愿来到约旦河接受约翰“悔改的洗礼”(马可福音1:4)。这一行动背后,一是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尽诸般的义;二是对天父旨意的完全顺服。正如耶稣后来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所说:“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9)受洗的时刻,正是耶稣顺服计划的起点。
这让我们看到,耶稣道成肉身的使命从一开始就与顺服紧密相连。祂不是凭借神性的特权行事,而是以完全顺服的姿态,走上S字J的救赎之路。正如保罗所说:“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S字J上。”(腓立比书2:6-8)耶稣的受洗,正是这谦卑顺服生命的开端,为我们树立了顺服天父旨意的完美榜样。
在犹太文化中,约翰的洗礼是为弥赛亚预备道路的重要标记。当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长途跋涉来到约旦河,主动要求受洗时,这一行动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宣告性。拿撒勒在当时被人轻视,“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翰福音1:46)但耶稣却从这个被人小看的地方出发,以受洗的方式向世人宣告:那位先知预言中的弥赛亚已经到来。
祂的行动回应了玛拉基先知的预言:“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拉基书3:1)耶稣受洗,正是宣告救赎主的登场,标志着神应许的救恩计划进入新的阶段,祂要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耶稣的受洗不仅关乎祂个人的使命,更与每一位信徒的生命息息相关。在新约中,洗礼象征着信徒与基督的联合。保罗说:“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马书6:4)耶稣在约旦河中的受洗,预表着祂即将走向S字J的死亡与复活,也预表着每一位信徒在信仰中经历的旧生命死去、新生命复活的过程。
当我们接受洗礼时,就是宣告与耶稣基督同死同复活,从此不再活在罪中,而是活在神的恩典与真理之中。耶稣的受洗,为我们的属灵生命树立了标杆,提醒我们要不断治死旧我,让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活出来。
可1:10 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
“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这超自然的景象是对耶稣神性身份的直接印证。在旧约时代,圣灵的降临往往伴随着重大的使命与启示。例如,在创世之初,“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世记1:2),带来秩序与生命;先知以西结见到神的异象时,也经历了圣灵的感动(以西结书2:2)。但此刻圣灵如鸽子般降在耶稣身上,却是前所未有的独特启示。
鸽子在圣经中常象征和平与纯洁,圣灵以这样的形象降临,表明耶稣是完全无罪、圣洁无瑕的神子,是上帝所喜悦、所差遣的救赎主。这一幕如同上帝在历史舞台上按下的“确认键”,向世人宣告:站在约旦河中的耶稣,正是那位应许中的弥赛亚,是上帝救赎计划的核心人物。祂的神性不再隐藏,而是以如此震撼的方式公之于众。
耶稣受洗前,虽已道成肉身,但尚未公开开始祂的事工。而圣灵的降临,标志着耶稣地上事工的正式启动。正如《路加福音》所记载,“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福音4:14),从此开始宣讲福音、医治病人、赶逐污鬼,以大能彰显上帝的国。
圣灵的降临赋予耶稣完成使命的权柄与能力。祂不是靠自己肉身的力量行事,而是依靠圣灵的引导与能力。这也提醒我们,基督徒在生活中同样需要依靠圣灵的力量才能完成上帝赋予的使命。无论是传扬福音、服侍他人,还是胜过罪恶,离开了圣灵的引导,我们都将寸步难行。耶稣受洗时圣灵的降临,为我们树立了依靠圣灵行事的完美榜样。
耶稣受洗时圣灵的降临,不仅关乎祂个人的使命,更为所有信徒带来了宝贵的应许。在新约时代,圣灵的降临成为每一位信徒重生得救的印记。使徒保罗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以弗所书1:13)
耶稣受洗时圣灵如鸽子降临,预示着在祂完成救赎工作后,圣灵将普遍降临在信徒身上。五旬节时,圣灵如火焰般充满门徒,使他们得着能力,为主作见证(使徒行传2:1 - 4)。今天,每一位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都能经历圣灵内住的恩典。圣灵在我们里面动工,引导我们、安慰我们、帮助我们成圣,使我们的生命不断更新变化,荣上加荣。
可1:11 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
圣父的宣告“你是我的爱子”,直接确认了耶稣的神性本质。在旧约中,“儿子”的称谓虽用于以色列民或大卫的后裔,但耶稣作为“爱子”有着本质区别。诗篇2:7预言:“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这句经文在耶稣受洗时得到终极应验。圣父的声音不是普通的称赞,而是向全宇宙宣告:这位站在约旦河中的耶稣,正是三位一体真神中的圣子,与圣父同质同荣,从亘古就存在。
这一宣告打破了当时人们对弥赛亚的世俗想象。犹太人期待的弥赛亚是政治领袖,能带领他们摆脱罗马统治;但圣父的声音却指向更深层的救赎——耶稣要拯救的不是肉身的奴役,而是灵魂的堕落。祂的神性身份是救赎计划的根基,若非神的儿子,就无法完成替世人赎罪的重任。
“我喜悦你”这句话,表明耶稣的顺服完全符合天父的心意。耶稣本无罪,却甘愿接受约翰“悔改的洗礼”,这看似矛盾的举动,实则是对救赎使命的提前顺服。正如祂后来在S字J上说“成了”(约翰福音19:30)。受洗时圣父的认可,预示着耶稣将始终遵行天父旨意,直至完成救赎大工。
「我喜悦你」是承认在此之前主耶稣在地上三十年为人,完全满足了父神心意中的完美人性,而祂所要开始的服事,正是要把一切父神所喜悦的表达出来,因此我们都要听从祂(太17:5)。父神的宣告综合了(诗2:7)和(赛42:1),前者是对王的宣告,后者是对神仆的宣告,清楚地宣告:主耶稣是神的儿子、又是神的仆人,负着为神的子民赎罪的使命。
圣父的喜悦也赋予耶稣权柄。旧约先知传达神的话语时,常以“耶和华如此说”开头;而耶稣从受洗开始,就带着天父直接授予的权柄传道。祂赶鬼时说“我吩咐你出来”(马可福音1:25),医治病人时说“你的罪赦了”(马可福音2:5),这些权柄都源于圣父在受洗时的宣告与授权。
圣父对耶稣的宣告,同时为所有信徒确立了属灵身份。保罗在加拉太书3:26中说:“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这身份的根源正是耶稣基督。当我们接受耶稣为救主,就被收纳为神的儿女,与耶稣这位“长子”同享基业(罗马书8:29)。
圣父的“喜悦”也延伸到信徒身上。虽然我们常软弱失败,但在基督里,天父同样喜悦我们。这如同父亲看着穿上王子华服的孩子,不是因孩子本身完美,而是因孩子披戴了基督的义。这种确信能帮助我们胜过自卑与怀疑,以坦然无惧的心来到神面前。
耶稣受洗后出现三件神迹:一是天突然为他开了;二是圣灵的膏立;三天父的赞许。耶稣的受洗,被称为”天国君王的登基大典,“也是三一神的一次同时显现。
三、耶稣得胜的权威性 12-13节
可1:12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
可1:13 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
经文开篇“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这“催”字(希腊文?κβ?λλω,ekballō)带有强烈的推动、驱使之意,凸显耶稣完全顺服圣灵的引导。耶稣虽为神的儿子,却甘愿进入旷野直面试探,这并非被动之举,而是祂主动选择以顺服彰显神性权柄。祂深知,要完成救赎人类的使命,必须先在属灵争战中取得胜利,向撒旦及整个黑暗权势宣告主权。
这种顺服不同于常人的无奈妥协,而是神性权柄的主动彰显。就像一位常胜将军主动选择最艰难的战场,为的是彻底击溃敌军。耶稣的顺服向我们表明,祂的得胜不是侥幸,而是基于对天父旨意的绝对遵行,以及对自身救赎使命的坚定把握。祂以实际行动宣告:在属灵争战中,祂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和权威性。
“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这四十天的争战是耶稣神性权柄与撒旦邪恶势力的正面交锋。撒旦三次试探耶稣,试图动摇祂的使命与信心:从将石头变成食物,到以权柄荣华诱惑,再到怂恿祂试探神(路加福音4:1 - 13)。但耶稣始终以神的话语回应,“经上记着说”成为祂争战的武器。
耶稣引用申命记的经文,表明祂对圣经真理的深刻理解与绝对信靠。祂没有凭借神性的超然能力直接驱赶撒旦,而是以真理为剑,击溃撒旦的谎言。这揭示出耶稣得胜的权威性不仅源于祂的神性,更在于祂是真理的本体(约翰福音14:6)。祂以道成肉身的身份,向世人展示了依靠神的话语胜过罪恶与试探的道路,试探在真理面前,撒旦的权势不堪一击。
经文中“与野兽同在一处”的描述令人震撼。在当时的认知里,旷野是野兽横行、充满危险的地方,也是邪恶势力聚集之所。但耶稣身处其中却安然无恙,这不是因为祂的肉身强大,而是彰显了祂超越自然与属灵环境的权柄。野兽未能伤害祂,黑暗权势也无法动摇祂分毫,祂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一切的主权。
这让我们看到,耶稣的得胜权威性不受环境限制。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祂都是万有的主宰。就像风暴中的灯塔,无论海浪如何汹涌,始终屹立不倒,散发光芒。耶稣在旷野中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祂里面,我们也能拥有胜过一切艰难环境的权柄和力量。
“且有天使来伺候他”,天使的服事是对耶稣得胜权威性的有力印证。在圣经中,天使是服役的灵,奉神的差遣服侍承受救恩的人(希伯来书1:14)。但此刻,天使前来伺候耶稣,表明祂的身份与权柄远超普通受造物。天使的服侍如同天庭颁发的奖章,宣告耶稣在旷野争战中的完全胜利,也彰显了祂作为神儿子统管万有的权柄。
这一事实提醒我们,耶稣的得胜不是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持续有效的属灵权柄。今天,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试探与挑战时,我们可以依靠这位得胜的主,因为祂的权柄依然在运行,祂能够帮助我们胜过一切。
结论:
亲爱的弟兄姊妹,刚刚小弟兄所分享的主题是:耶稣作工前的三重印记
分享的第一重印记:耶稣降生的必然性(1-8节),从先知预言的应许到施洗约翰的预备,上帝以跨越时空的主权安排,证明耶稣基督的降临绝非偶然。“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是神性身份的宣告,先知预言的精确应验则是上帝掌管历史的明证。这让我们确信,上帝的计划永不落空,正如祂在古时应许弥赛亚的降临,今天祂对我们的应许同样必然成就。
第二重印记:耶稣受洗的重要性(9-11节),是上帝救赎计划的公开启动仪式。当圣灵如鸽子降临,圣父发声确认“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这不仅印证了耶稣的神性身份,更赋予祂救赎使命的神圣授权。耶稣以无罪之身接受洗礼,为我们树立了顺服天父旨意的榜样;而圣父的宣告,也让我们看见自己在基督里同为神儿女的属灵身份。
第三重印记:耶稣得胜的权威性(12-13节),在旷野的属灵争战中,耶稣以神的话语为剑,胜过撒旦的一切试探。“与野兽同在却安然无恙,且有天使来伺候他”,这超自然的经历彰显了祂统管万有、超越黑暗权势的绝对主权。耶稣的得胜不仅为我们开辟了胜过罪恶的道路,更证明祂有能力保守每一位信靠祂的人。
这三重印记,既是耶稣基督神性与使命的明证,也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它提醒我们:
第一,上帝的计划全然可靠。从耶稣的降生到受洗,再到胜过试探,上帝的每一步安排都精确无误。在生活中,当我们遭遇困惑或挫折时,要坚信那位在历史中成就大事的上帝,同样在掌管我们的人生。
第二,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倚靠。祂的降生为我们带来救赎,祂的受洗为我们树立顺服的榜样,祂的得胜为我们战胜罪恶提供保障。我们当效法祂的顺服,依靠祂的权柄,在生活中活出得胜的生命。
第三,我们蒙召参与上帝的计划。施洗约翰为耶稣预备道路,天使前来服事耶稣,上帝使用每个时代的人参与救赎计划。今天,我们也蒙召成为福音的见证者,将这位满有权柄、得胜有余的救主介绍给更多人。愿主的话常存在你我心中,直到永远。阿们,我们一起低头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