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为写作时间最早,并且构成对观福音基础的《马可福音》,以“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作为开篇,以耶稣升天之前给门徒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凡受造的听”作为结尾。这样的首尾呼应推动我们来领悟耶稣基督之爱的“长阔高深”,默想他的宇宙情怀,并思考其对于神学思想建设的深远内涵。
一、耶稣基督的宇宙幅度
就耶稣基督的人性而言,他是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在拿撒勒长大的犹太人;但就其本体而言,他是圣言、上帝的话语(或译为“上帝之道”)。正因为他的本体就是上帝的话语,所以,他宣讲的话语就是上帝救世的福音,他在地上行的神迹,尤其是他在S字J上的受钉和三日后的复活,就具有救赎一切人乃至一切受造之物的力量。
耶稣基督的广阔胸怀来自他的本体,即圣言具有的宇宙幅度。首先,耶稣基督是圣父上帝的圣言,自始至终处于与父上帝的共融之中。在耶稣基督里,上帝说出了他的一切。正如《约翰福音》开篇所言:“太初有道(圣言),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在创世之前,圣言就已经存在。上帝就是爱,上帝的三个位格在爱的共融关系中成为一个本体。在这个无限之爱的奥秘中,圣父上帝在生命之主的圣灵之内倾吐出他的圣言。圣言就是上帝永恒的、完全的自我通传。上帝在圣言之中将自己完全地给予出来。正是在这样的绝对给予之中,实现了他与圣子之间爱的共融关系。
其次,耶稣基督是上帝借以创造世界的圣言,是人类及一切受造事物的根基。在创世之时,正是借着他的话语(圣言),上帝创造出了一个活泼的、有序的、好的世界。一切存在的事物并非来自偶然,不是由于世界万物自身的因缘聚散。万物皆为上帝的意愿,来自造物主上帝在他的智慧圣言中设定的慈爱计划,其核心就是在圣言基督内分享神圣的生命。圣言基督是上帝“首生的像”,他在万有之先,万有都是借着他而造的,又是为了他而造的。《诗篇》作者也赞叹:“诸天藉耶和华的命(即上主的话)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万事万物的动力与基础都在圣言之内,“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在基督圣言之内,蕴含着上帝创造世界的智慧与法则。在《箴言》中,有一段阐述造物主上帝、圣言与世间万物的预言就是这样说的:“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指圣言)。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在这里,圣言是上帝创造世界的“工师”,在世间万物之中发挥法则和规律的作用。每一个受造之物都以它们的存在传扬上帝的智慧和美善,共同组成一部“无言之书”,成为圣言“踊跃”于世界之中的见证。
最后,上帝借着圣言拯救人类,并为他们颁布道德生活的法则。原初的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犯罪后,上帝就以他的话语来寻找人,向人呼唤:“你在哪里?”从此之后,上帝拯救人类,向他的子民发出应许,都是借着圣言,并在圣言之内完成的。在将以色列民从埃及救赎出来之后,他在西奈山向他们颁布生活的法则,使他们得以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也都是在圣言之内展现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因此,圣言之内蕴藏着人类生活的道德律,隐含着各民族各文化中基础性的伦理法则,是一切敬畏主、行义的人遵循的生活之道。
简而言之,基督广阔的胸怀不仅在于他以人的意志服从于上帝为拯救一切人而实施的救世计划,更来自他内在的神性生命。他是以肉身形式存在的拿撒勒人耶稣,但就其内在本性而言,“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耶稣基督本身就是福音。他具有的是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他里面同归于一的广阔胸怀,其救赎能力面向的是“凡受造的”一切人类以及世间万物。
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虚己之爱
耶稣基督对人及世间万物的广阔胸怀不仅来自他内在的丰盛生命,更体现在他将无限之爱实现于世间的方式,也就是说,他遵循神性“虚己”(kenosis,κ?νωσι?)的法则,将他内在的丰盈生命倾倒于世间。
上帝就是爱,在三位而一体的上帝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爱与生命的流溢。父在倾吐圣言中,将自己的本性完全地给予圣子;圣子也在绝对的顺服之中,将自己完全地给予圣父。在他们之间永恒流溢的生命与爱,就是圣灵。
三一上帝之间彼此绝对给予的法则,在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人类的历史事件中清晰地体现出来。保罗在《腓立比书》中保留的“虚己之歌”,表明了早期教会对于耶稣基督以虚己的方式展现他救世胸怀的独特领悟:“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S字J上。”在这里,诗歌围绕着“虚己”这一核心,对耶稣基督的生命做出了深刻的阐述。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可谓圣言的第一次虚己。作为圣子,他本为上帝“首生的像”,但他却因为对人及一切受造物的爱,虚空他自己,“全能者”取了婴儿的样式,甘愿成为受造物的一分子。而他的被钉S字J,则可谓是圣言的第二次虚己。他在S字J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罪人做挽回祭,成就了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永恒和平。他的虚己行动成就了上帝与人之间的“伟大交换”——不仅是罪与义的交换,更是死亡与永生之间的交换。
就此而言,耶稣基督本人就是上帝的倾空行动,是神性生命倾倒于人及世间的通道与路径。在他的虚己之爱中,耶稣基督展露并实现了他心怀一切受造之物的广阔胸怀。
三、在耶稣基督之内的“新”与“广”
耶稣基督之爱的宽广,来源于他内在神性生命的丰盈。通过他在历史中的虚己行动,他向人们展示,他是向“凡受造的”开放的福音。一切受造之物,都能在耶稣基督里领受他们生命或存在的丰盈。在这里,“一切”受造之物,既指在空间中跨越广阔区域的各种人群,也包括在时间中推陈出新的万事万物。
耶稣基督是一切的中心与原点。受造之物都在他的胸怀之中,而一切受造之物也需要回到他之内,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和归宿。这提醒那些愿意追随耶稣基督的人们,真正的“新”,不是附从于时尚潮流,也不只是在表面上的变化。真正的“新”,就是基督;万物之“新”,不离基督。耶稣基督里面蕴含着一切受造之物的法则和力量。他是世界的“更新之主”,是他由内而外地更新了人和万物的生命。“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圣言基督借着智慧的圣灵使人内在的心发生变化,引导人们领悟出上帝在圣经、人类历史、大自然这三部“大书”中的新意义。同时,一切的“广”,也是在耶稣基督之内;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也都在耶稣基督广阔的爱的胸怀之内。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在耶稣基督里找到他们民族文化的真精神,并在基督福音的光照之下使他们的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基督教在世界上走过的“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道路,表明基督的福音既能接纳全球各地的地方文化,又能以其超越的生命力激发、成全天下万民的固有传统。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基督教时代化、地方化的真正源泉,恰恰是要回到耶稣基督。神学思想建设的深入开展,必然以耶稣基督及其内蕴的上帝圣言作为永恒的动力。
耶稣基督作为道成肉身的圣言,是心怀一切受造之物的“首生的像”。一切的新,都在基督里面;一切的广,也都在基督里面。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扫罗·罗波安·耶罗波安
下一篇:经上六个明知故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