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太13:54-58;可5:1-20
耶稣是神的儿子,他来拯救一切信靠他的人,然而,人不都会相信接受他,正如使徒约翰所说:(约翰福音1:11)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从圣经上看不要耶稣的四种人》。
一、熟悉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意思是“分别出来的人,”他们严格遵守律法的字义,过着敬虔的生活。许多文士都是法利赛人。然而,他们却做了许多本末倒置的事,因而受到耶稣的责备。耶稣在世传道时,他们处处与耶稣作对,找耶稣的把柄,不仅不要耶稣,而且成为钉死耶稣的罪魁祸首。
1.将无罪的当作有罪:(太12:1-7)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 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
律法规定,饥饿的人从麦田经过时,可以掐麦穗吃。但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做了这事,法利赛人以为祂的门徒犯了罪,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稣告诉他们,他们是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耶稣在安息日行了许多善事,他们却以为耶稣犯了安息日。
2.重遗传轻诫命:(太15:1-9)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 “你的门徒为甚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甚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 神的诫命呢?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法利赛人重视遵守古人的遗传,把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藉着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耶稣责备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用嘴唇尊敬神,心却远离神。
3.本末倒置:(太23:16-22)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 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法利赛人看重殿中的金子却轻忽了圣殿;看重坛上的礼物轻忽了祭坛,耶稣指责他们是本末倒置:把重的看轻,把轻的看重。
4.重字义轻精义:(太23:23-24)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律法的精义是公义、怜悯、信实,文士和法利赛人看重字义,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
5.重外面轻里面:(太23:25-27)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乾净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法利赛人看重外面的礼仪,却轻忽本质,做表面文章。他们所行的善事都是叫人看见,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参太6:1-2,5)。
我们认清了法利赛人的真面目,就不希奇他们这样与耶稣为敌了。他们信复活。他们信有天使和灵。他们的信仰是纯正的信仰,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人生丝毫不发生关系。他们有纯正的信仰,然而他们没有纯正的人生。他们遵守人的遗传,废弃神的诫命。他们以轻为重。以重为轻;奉献十分之一物产,然而,却不行更重要的公义、怜悯、信实。他们在人面前装得很好,很虔诚,然而他们里面充满了一切的不义,他们的信仰是头脑里面的,不是心灵中的。虽然在表面上他们与撒都该人完全不同,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是与撒都该人一样的不敬虔,一样的活在罪恶之中,一样的属于黑暗的权势。更可恶的是,他们自已不信,还不许他人相信主耶稣,把信主的人赶出会堂。
二、耶稣家乡的人——拿撒勒人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的事记载在三福音书上(马太福音13:53-58)、(马可福音6:1-6)与(路加福音16:16-30)。耶稣在世上传道历经三年多时间,经常在加利利各地方奔波传讲,只有在犹太人的节日才会去南方耶路撒冷过节。这里记载耶稣同乡人对耶稣的反应。
1.拿撒勒人的希奇:(马太福音13:53-54)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马可福音6: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路加福音4:16-22)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 神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太13:1-53)都是耶稣在海边所讲的比喻,耶稣说完了,就离开了那里,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就是拿撒勒。耶稣从加利利海回到拿撒勒要爬50公里的山路,可见他对家乡人的爱。这是一个安息日,这次耶稣回到家乡拿撒勒,被管会堂的邀请成为安息日的讲员,耶稣在那里的会堂教训人。当耶稣读了(赛61:1),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众人就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拿撒勒人听见耶稣的教训,就甚是希奇,他们不知道他们所熟悉的耶稣从哪里有这等的智慧与异能呢?
2.拿撒勒人厌弃耶稣:(马太福音13:55-57a)“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他们就厌弃他。
“木匠”也可以译成“石匠、建筑工人”,当时木匠的工作也包括建筑工在内,当时以色列的房子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主耶稣很少使用源自木工的隐喻,却经常使用那些来自建筑的隐喻,有人认为祂其实是建筑工。“马利亚的儿子”可能此时约瑟已经去世,所以单提马利亚的名字。可能在约瑟去世后,主耶稣身为长兄,为了维持家计,做过木匠。“雅各”后来成了教会的领袖(加1:19),“犹大”可能是犹大书第1节里的“雅各的弟兄”犹大。
拿撒勒人是看着耶稣长大的,他们就想到他们对耶稣的印象,他是木匠约瑟的养子,他的母亲叫马利亚,他的弟兄们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他的妹妹们也都在他们这里。在他们的眼里,耶稣不过是个木匠,他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他们就厌弃他,拒绝了祂。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异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基督教“外来的传道人会讲道。”好心不一定得好报。拿撒勒人详述主耶稣的家世出身,表明他们是凭着外貌认人。(雅各书2:1)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他们拒绝了以主耶稣属地的背景和关系作为祂智慧和能力的来源,却不愿意将这智慧与能力归于属天的源头,所以就“因祂跌倒”。耶稣一开讲,就遭到拿撒勒人的藐视。他们为什么如此厌弃耶稣?因为这些人曾经是跟耶稣一块长大的,他们了解祂的家庭背景,还有祂的兄弟姐妹。其实,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人的成见导致人轻忽真理,人的厌弃必然会因主跌倒,人的不信致使人失去恩典。
3.先知本地本家不被尊重:(马太福音13:57b)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耶稣对他的同乡拿撒勒人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先知是神的代言人,只能诚实传讲神的话,不能给自己和本家、本地的人谋利私利,因此不受他们的欢喜。“本地本家”的人因为认得先知的家世,容易以貌取人,看见了主却不认识主。他们认识肉身的耶稣,这种表面的认识成为对耶稣真实身份认识的拦阻,外面的人相信了耶稣,但他们却不愿相信。
4.耶稣不多行异能了:(马太福音13:58)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马可福音6:5-6)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他也诧异他们不信,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
(路加福音4:23-30)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风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的结果是失去了神的恩典,因为他们不信,耶稣也不再那里多行异能的了。耶稣行神迹的目的是要人透过神迹认识行神迹的神,如果人心里刚硬,即使看见神迹也不信,耶稣也就不多行异能了。这些人在主耶稣身上遇见了属天的权柄,却跳不出以貌取人的限制,结果就不能得着主的恩典。
三、敌对耶稣的犹太人
1.犹太人的不信:(约翰福音12:37-41)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
耶稣在犹太人面前行了许多神迹: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马太福音11:5)。这些神迹足以见证耶稣就是基督: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约翰福音5:36)。然而,犹太人还是不信他是基督。可见,神迹不能让人信主,若没有父神的拣选,即使主耶稣亲自行神迹、教导,人还是不会信。他们为什么不信呢?“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38节的话引自(赛53:1)。“主阿,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以赛亚感叹他那时代的人不肯相信他所传的信息,预示犹太人也同样不相信主耶稣所传的。“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膀臂’乃能力的标帜;主耶稣所行的神迹,显明神的能力。40节的话引自(赛6:10)。“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他们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参罗1:28),以致瞎了眼,硬了心。‘眼瞎’叫人看不见神的作为,‘心硬’叫人不能领受神的话语。“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神不是怕人悔改转向祂,神乃是怕人一直在神之外的事物中打转,而把神自己放在一边。‘祂的荣耀’原指神的荣耀(参赛6:3),但本书有意转指基督的荣耀,从而显明父与子原为一(参10:30)。
2.钉S字J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哥林多前书1:22-24)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S字J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
犹太人的特点是追求看见神迹以证实神的临在(士6:36-40;太12:38-39;27:39-42);希腊人的特点是讲究理性,因此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均为希腊人。“我们却是传钉S字J的基督,”‘传’是指传讲的行动,表示所传讲的内容出自神,而非出自传讲者;‘钉S字J’在原文是现在完成式的分词,表示基督钉S字J的功效是永远常新的(参来10:12;启5:6)。“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因为犹太人素来所盼望的救主弥赛亚,是以超自然的能力,来带领犹太人脱离罗马帝国的政治ph,而不是在S字J上任人嘲弄、羞辱至死的囚犯。“在外邦人为愚拙,”讲智慧的外邦人不能明白,一个看来在软弱和失败中死去的人,怎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在那蒙召的,”蒙神呼召乃是人得救的第一步(罗8:30)。“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保罗在此是以希腊人来代表所有的外邦人(罗1:13-14)。“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神的能力’使我们能相信S字J的道理而得救(参18节);‘神的智慧’使祂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来拯救人(参21节)。或者说,‘神的智慧’使基督道成肉身,并为我们钉死在S字J上;‘神的能力’将祂从死里复活(弗1:20)。因此,基督对我们这些得救的人来说,祂乃是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因此,那些敌对耶稣的犹太人不仅不信,反而把耶稣钉在S字J上。
四、不信的外邦人——格拉森人
1.耶稣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马可福5:1)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
“那边”是加利利海的东岸低加坡里地区(20节),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加大拉人的地方”(太8:28)或“格拉森人的地方”。
2.被污鬼附着的人:(马可福音5:2-10)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他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大声呼叫说:“至高 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 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污鬼啊,从这人身上出来吧!”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就再三地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
(马可福音4:35-41)记载耶稣踏着风浪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就是为要拯救这个被群鬼所附的人。这人是人却活着不像人,因他在魔鬼的辖制之下,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当耶稣来到那里时,被群鬼所附的人就跑过去拜他,“至高神的儿子”表明污鬼比文士和法利赛人更清楚地认识主耶稣的身份,这并不奇怪,因为“鬼魔也信,却是战惊”(雅2:19),惧怕就像爱一样可以叫眼睛明亮。“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污鬼的态度代表了今天许多人,他们承认宇宙中有神,却不愿意让神来干涉他们的人生。这种客观道理上的认识,若没有加上信而顺服的心,仍与我们无益。污鬼亲自否认主耶稣与牠有任何关系,这是对法利赛人指控(3:22)的最好答辩。“不要叫我受苦”污鬼知道牠们将来的结局乃是永火,但他们知道最后审判的时间还没有到,只求不要现在就去无底坑里受苦。8节表明是主耶稣先主动去服事这位被污鬼附着的人。主耶稣是向那人提问题,但污鬼替他做了回答。主耶稣这样问,是要将这人的需要显明在周围的所有人面前,让大家明白这人正置身在何等可怕的境地。“群”原文指“军团”,一个罗马军团约有三至六千名士兵。辖制这人的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邪恶“军团”,难怪“没有人能捆住他”。这群鬼也得伏在耶稣的权柄下,没有耶稣的许可,他们不能做什么。
3.那群猪投在海里淹死了:(马可福音5:11-13)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
“猪”在律法中是不洁净的(利11:7),所以犹太人不养猪,这一大群猪是外邦人养的。鬼被赶出人身,就需要一个住处(太12:43),猪是不洁的动物,是鬼最喜欢的去处之一。主耶稣“准了”,鬼才能行动;若主不准,连鬼也不能随便行动。主耶稣容许污鬼进入猪群,表明在最后的审判之前,那些不洁净的地方是被允许作为邪灵活动的范围的。鬼带着猪群投到海里,可能因为鬼在有水的地方才能安歇(太12:43),也可能为了继续愚弄人,叫当地人只看见经济的损失,却看不见人得释放的喜悦,更不认识耶稣是生命的主。
4.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马可福音5:14-17)放猪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他们来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看见这事的,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
放猪的看见这事,就逃跑进城,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听见了,就都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他们看见从前被鬼附着的人已经清醒了过来,就害怕。看见这事的人,就见证耶稣如何赶出那人身上的群鬼,把这事都告诉了众人。“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本来这些人当透过鬼附之人身上发生的神迹认识这位掌管人生命的主,然而,他们却被鬼弄瞎了心眼,只看自已眼前经济损失,却不要生命的主耶稣。
撒但利用财物来控制人心,无论是得着或损失,都有可能使人拒绝主。“众人”一致拒绝主,可见他们关心财物比被鬼附的同胞更多。最可悲的是,主耶稣照着他们所“央求”的离开他们了,有的时候最糟之事可能莫过于主答应了我们的祷告,“祂将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却使他们的心灵软弱”(诗106:15)。格拉森人只希望主耶稣离他们远远的。主耶稣的确离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这就是对他们的审判。
众人本来可以像撒玛利亚人央求耶稣住下(约4:40),好得着永生,他们拒绝了生命的主,也与永生失之交臂。
5.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马可福音5:18-20)耶稣上船的时候,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
格拉森人“央求耶稣离开”(17节),主耶稣就“上船”;只有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主耶稣却“不许”。主耶稣曾经“严严地嘱咐”得医治的大麻风病人“什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可1:43-44),因为在犹太人的地区已经有无数的群众想要得医治,而主耶稣的主要服事工作不是医病赶鬼,而是传道(1:38),祂不要犹太人误会祂的使命。主耶稣现在却要这个人去见证主为他做的大事,因为主耶稣要使用他向外邦人见证神的“怜悯”,外邦人不会象有民族主义情结的犹太人那样误解弥赛亚的使命。主耶稣不管是嘱咐人见证、还是不见证,都是为了让人能正确地认识祂自己。主耶稣是叫人从黑暗权势里面释放的主,也是让人起来服事的主。那人成了一位宣教士,他不但在格拉森向亲属作见证,更在整个“低加坡里”为主作见证。“低加坡里”是指加利利海东面的广大地区,那里有十座希腊人建的城市。
结语:我们看到,那些熟悉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因着耶稣的教训与他们不同,他们就拒绝了生命的主;而看神迹的犹太人也没有因为耶稣行了诸多的神迹而相信接受的,他们还是不信他,可见神迹不能叫人信主。耶稣的家乡人不信他,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他们无法相信他们所熟悉的耶稣竟然是救主。格拉森人不要耶稣是怕耶稣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他们宁要“猪”也不要生命的主。
上一篇:米迦的偶像与他的祭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