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上14:24,39;太5:33-37
起誓指通过郑重宣告表达决心或对事项作出保证,强调通过正式承诺来体现严肃性。具体含义:该词指以严肃态度通过语言表达承诺,常见于需要信守承诺的场合。使用场景:在宗教、法律或正式场合中,起誓常伴随特定仪式(如宣誓加入组织),通过公开承诺来强化责任意识。作为以色列第一任国王的扫罗却常常起誓,因此也常使自已受辱,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一个爱起誓的人》。
一、扫罗叫百姓起誓
1.扫罗叫百姓起誓:(撒母耳记上14:24-26)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常识,没有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的道理。然而,扫罗却为了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叫百姓起誓“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大大减弱了百姓的战斗力。百姓因为怕那誓言,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与仇敌争战了一天,战争结束后,百姓就极其困惫。当百姓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2.约拿单误食蜂蜜:(撒母耳记上14:27-30)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约拿单没有听见扫罗叫百姓起誓,所以他看见有蜜流下来,就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吃了那蜜,眼睛就明亮了,体力、精力复原。有一人把他父亲叫百姓起誓的事告诉约拿单,约拿单就知道父亲连累百姓了;“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3.百姓吃了带血的肉:(撒母耳记上14:31-34)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这天,神与以色列人同在,他们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大约有32公里,一天的路程,表明非利士人已被逐出了以色列的心脏地带。战争结束后,百姓在饥饿中迫不及待宰杀牛羊,来不及将血放净就吃了,违反了“不可吃血”(利17;申12:3)的律法,得罪了耶和华。有人把这事告诉扫罗,扫罗就知道百姓有罪了,却不反省自已,要人把大石头滚到他这里来,要百姓将牛羊牵到他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在“大石头”上宰杀牛羊,可以将血完全放净,流入土壤(申12:24)。
二、扫罗指着神起誓——约拿单犯法,与庶民同罪
1.神不回答扫罗:(撒母耳记上14:36-37)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扫罗求问 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
百姓吃饱后,扫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发热心,想连夜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好把他们赶尽杀绝,扫罗只是追求胜利,好使自已得名。祭司提醒扫罗要先亲近神,在祭司的提醒下,扫罗才求问神,但神没有回答他:一是约拿单误食了蜂蜜,违背了那誓言;二是扫罗只是作个样子,根本没有从心里与神亲近。我们看到,大卫求问神,每次都会得到神的回复:(撒母耳记上23:1-2,4)有人告诉大卫说:“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所以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华对大卫说:“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大卫又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回答说:“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
2.扫罗第一次起誓:(撒母耳记上14:38-39)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神没有回答扫罗,扫罗就知道百姓中间有人犯了罪,因此叫百姓的长老都到他这里来,要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扫罗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他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可见是听惯了扫罗的誓言,根本不当回事。 神不回答扫罗,百姓也不回答他。
3.掣出约拿单来:(撒母耳记上14:40-42)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扫罗和儿子约拿单站在一边,百姓站在一边。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扫罗坚持再掣签,结果掣出约拿单来,把自已陷入两难的境地:不杀约拿单,他的誓言等于谎言;杀无辜的约拿单,他不仅要失去长子,将犯下杀人罪,违背十诫中的第六诫“不可杀人”。
4.约拿单承认他误食了蜂蜜:(撒母耳记上14: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
扫罗叫约拿单告诉他,约拿单做了什么错事,约拿单就把他误食蜂蜜的事告诉了扫罗。
5.扫罗第二次起誓:(撒母耳记上14:44)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扫罗为了显示自已军纪严明,就要处死约拿单,接着第二次起誓“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6.百姓救了约拿单性命:(撒母耳记上14: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这场战争的胜利,与约拿单信靠神以及他的勇敢是分不开的,因此百姓一听扫罗要处死约拿单,就都为约拿单求情,扫罗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百姓也效法扫罗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约拿单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就是不能让他受一点儿伤损,因为他们看出约拿单今日与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百姓违抗扫罗的命令,使不肯顺服的扫罗蒙羞,三个誓言句句落空。
我们看到,扫罗轻率地叫百姓起誓,差点断送了儿子约拿单的性命,也使百姓吃了带血的肉,得罪了耶和华,百姓起誓连约拿单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用起誓废除了扫罗的起誓,扫罗和约拿单都因此受了咒诅:约拿单误食蜂蜜,而扫罗是因为背弃了誓言。
三、扫罗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不杀大卫
1.约拿单爱大卫:(撒母耳记上18:1,3-4)大卫对扫罗说完了话,约拿单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就与他结盟。约拿单从身上脱下外袍,给了大卫,又将战衣、刀、弓、腰带都给了他。
扫罗年间,在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的战争中,牧童大卫依靠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打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事后,扫罗与大卫说话时,约拿单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约拿单爱大卫,爱到如同爱自已的性命,就主动与大卫“结盟”,成为生死之交,是因为他们对神有着共信(14:6;17:37,45-47),都是为神的名争战、倚靠神争战,所以两人十分投缘。约拿单爱大卫,不仅将战衣、刀、弓、腰带都给了大卫,甚至连象征王位的外袍,也给了大卫,表示约拿单甘心屈居大卫之下:(撒母耳记上23:16-17)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起身,往那树林里去见大卫,使他倚靠 神得以坚固,对他说:“不要惧怕!我父扫罗的手必不加害于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这事我父扫罗知道了。”这些礼物可能是盟约的证据,而又有“王位”的象征。
2.扫罗怒视大卫:(撒母耳记上18:6-9)大卫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众人回来的时候,妇女们从以色列各城里出来,欢欢喜喜,打鼓击磬,歌唱跳舞,迎接扫罗王。众妇女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扫罗甚发怒,不喜悦这话,就说:“将万万归大卫,千千归我,只剩下王位没有给他了。”从这日起,扫罗就怒视大卫。
牧童大卫初出茅庐第一功,使他就成为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当扫罗班师回朝的时候,众妇女唱出赞歌,“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是平行诗体的标准表达方法(诗91:7),千千万万用意是表达数目之大,而不是比较谁多谁少。扫罗因嫉妒而发怒,原因可能是认为百姓将大卫与他相提并论,就是把大卫当作与君王同等。扫罗立即妒火中烧,一心想置大卫于死地而后快。扫罗曾经是一个谦卑、勇敢的战士,被百姓拥戴,也能包容反对他的人(11:13),但作为国王的扫罗已经容不下一个小小的牧童大卫了。
3.约拿单向扫罗替大卫说好话:(撒母耳记上19:1,4-5)扫罗对他儿子约拿单和众臣仆说,要杀大卫;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却甚喜爱大卫。……约拿单向他父亲扫罗替大卫说好话,说:“王不可得罪王的仆人大卫;因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与你大有益处。他拚命杀那非利士人,耶和华为以色列众人大行拯救;那时你看见,甚是欢喜,现在为何无故要杀大卫,流无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
(撒母耳记上18章)扫罗只是自已想方设法杀害大卫,但还没有告诉他人。但到了19章扫罗已经把他要杀大卫的事公开化了,不仅告诉了约拿单,也告诉了他的众臣仆。神一方面允许属肉体的扫罗BP属灵的大卫,好使他的生命越发成熟;一方面神又给大卫预备了出路,让他经历了约拿单(1-7节;20:1-42)、米甲(19:11-17)、撒母耳(19:18-24)、亚希米勒(21:1-6)、亚比该(25:14-34)等许多人的帮助。约拿单得知父亲要杀大卫的事,不仅不与父亲扫罗同流合污,反而向父亲替大卫说好话,约拿单除了爱大卫之外,也孝敬父亲扫罗。十诫里的“当孝敬父母”(出20:12)很容易理解,但却很难遵行。约拿单劝说扫罗不可得罪大卫,大卫不仅没有得罪扫罗,且他所行的都是对扫罗大有益处。约拿单说到大卫如何拼命去杀那非利士人歌利亚,耶和华也为以色列众人大行拯救,那时扫罗看见,甚是欢喜。而现在,为何要无故地杀大卫呢?让父亲知道杀大卫是一件无理、得罪神的事,且用“流无辜人的血,自己取罪”这样严厉的话语来提醒扫罗,因为“孝敬父母”的前提,是敬畏神。
4.扫罗第三次起誓:(撒母耳记上19:6)扫罗听了约拿单的话,就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说:“我必不杀他。”
扫罗听了约拿单的话,皆在情理之中,他也无可反驳,因此“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说:‘我必不杀他’”,这可能一是扫罗理屈词穷,因为约拿单的话句句在理;一是当面敷衍约拿单,使约拿单放松戒备。但我们知道,扫罗实际上心里还在寻找机会,因为他把自己的权力、名声、地位放在了神的旨意之上。接下来的事实就证明扫罗的誓言不过是谎言。(撒母耳记上19:9-10)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恶魔又降在扫罗身上(扫罗手里拿枪坐在屋里),大卫就用手弹琴。扫罗用枪想要刺透大卫,钉在墙上,他却躲开,扫罗的枪刺入墙内。当夜大卫逃走,躲避了。(撒母耳记上24:1-2)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磐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
凡是属肉体的人,他的话总是不可靠的,誓言=谎言,因此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起誓。
四、扫罗向交鬼的妇人指着耶和华起誓
1.扫罗找交鬼的妇人:(撒母耳记上28:1a,3-7)那时,非利士人聚集军旅,要与以色列人打仗。……那时撒母耳已经死了,以色列众人为他哀哭,葬他在拉玛,就是在他本城里。扫罗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非利士人聚集,来到书念安营;扫罗聚集以色列众人在基利波安营。扫罗看见非利士的军旅就惧怕,心中发颤。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吩咐臣仆说:“当为我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我好去问她。”臣仆说:“在隐·多珥有一个交鬼的妇人。”
此时,是扫罗的末年(约主前1010年),撒母耳已经死了,祭司被扫罗残杀了(22:18-19),作战勇士大卫也逃到了亚吉那里了(撒母耳记上27章),扫罗也渐渐失去了民心,神不与扫罗同在,虽然在表面上他还是王,但王的支撑却坍塌了。失去作战能力的扫罗看见非利士的军旅就惧怕,心中发颤,再没有当年英雄形像。扫罗这时才想到了求问神,但神却不回答他,是扫罗自己断绝了与神的交通。四面楚歌的扫罗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出尔反尔,想到了找交鬼的妇人。“交鬼”就是召唤死者,与他相交。律法明文禁止交鬼和行巫术(出22:18;申18:10-11),所以扫罗在位期间“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但现在环境临到,禁止交鬼的扫罗也会变成交鬼的扫罗,这是神所憎恶的大罪。
2.交鬼的妇人责备扫罗:(撒母耳记上28:8-9)于是扫罗改了装,穿上别的衣服,带着两个人,夜里去见那妇人。扫罗说:“求你用交鬼的法术,将我所告诉你的死人,为我招上来。”妇人对他说:“你知道扫罗从国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你为何陷害我的性命,使我死呢?”
7节“隐·多珥”是玛拿西支派的城邑(书17:11),意思是“多珥之泉”,位于书念东北约6公里,从基利波山到隐·多珥的路上,有可能遭遇从书念出来的非利士掠兵。所以扫罗必须“改了装”,冒险前往,夜里前去见那妇人。当人不信靠神、又没有人可以倚靠的时候,也常常会病急乱投医,求神拜佛,寻找撒但的帮助。扫罗此时不得不低三下四地请求交鬼的妇人用交鬼的法术,将扫罗所告诉她的死人,为他招上来。这个交鬼的妇人也知道扫罗“从国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因此以为扫罗“为何陷害我的性命,使我死呢?”
3.扫罗向妇人指着耶和华起誓:(撒母耳记上28:10)扫罗向妇人指着耶和华起誓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必不因这事受刑。”
扫罗向妇人指着耶和华起誓,这也是扫罗的第四次、也最后一次起誓,扫罗是因为听不到神的回答(6节),才求助于交鬼的妇人;现在他又“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实在是一个讽刺。但扫罗这次兑现了自已的誓言,因为第二天他就死了,妇人的确没有因交鬼受刑,但圣洁、公义的神决不会放过她。
五、不可起誓
1.耶稣论起誓(马太福音5:33-37)“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民数记30:2)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要约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
律法规定“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但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教导门徒,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地、耶路撒冷、头起誓。只要求门徒说诚实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2.不可起誓:(雅各书5:12)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雅各重申了耶稣“不可起誓”的教导,且强调说“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
总结:扫罗叫百姓起誓,差点断送了儿子约拿单的性命。扫罗后来的四次起誓:三次誓言成为谎言,扫罗起誓即使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接着起誓,约拿单的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地,百姓用他们的起誓废除了扫罗的起誓。扫罗虽然向约拿单指着神起誓,不杀大卫,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照常追杀大卫。扫罗指着神的名向交鬼的妇人起誓,是对神的一种亵渎,因此第二天就惨死在战场上。扫罗失败的教训,让我们再次看到“不可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