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9:51-56;23:34
在我们漫漫人生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知恩、感恩,有的人不知恩、不感恩;有的人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在耶稣在世的短暂三十多年时间中,他既遇见知恩、感恩的人,也遇见了忘恩负义的人,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耶稣如何对待忘恩负义的人》。
一、对撒玛利亚人的拒绝不计较
1.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路加福音9:51-52)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是指按照神的救赎计划,主耶稣上S字J的时间即将到来,所以主耶稣结束了在加利利的事奉,“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为要顺服天父的旨意,成就救赎的大功。这段旅程为时半年,其中五次提到耶稣定意前往耶路撒冷(9:51;13:22;17:11;18:31;19:28)。“撒玛利亚”位于加利利和犹太地之间。主前722年,以色列北方十个支派被掳到亚述,亚述王又“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玛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王下17:24)。“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王下17:41),与当地的以色列余民通婚,血统和信仰都是掺杂的,犹太人轻蔑地称他们为撒玛利亚人,“你是撒玛利亚人”是一种轻蔑的辱语,用来形容“离经叛道的人”,耶稣就被人骂“是撒玛利亚人”:(约翰福音8:48)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加利利人传统上都是经过撒玛利亚前往耶路撒冷守节(《犹太古史记》卷20第6章118节),因为这是一条最近的道路,但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却彼此互不来往(约4:9),因此犹太人上耶路撒冷去会绕到约旦河东边,过了撒玛利亚地区后再过约旦河到犹太地。但耶稣为了拯救这里人的灵魂,就必须从这里经过:(约翰福音4:3-4)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2.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路加福音9:53)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所罗巴伯带领回归的百姓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之后(拉4:3),“和伦人参巴拉”(尼2:10)也带领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建造了撒玛利亚圣殿。主前110年,马加比王朝的大祭司海卡努斯一世(Hyrcanus I)摧毁了撒玛利亚圣殿,使双方彻底决裂,彼此都厌恶对方的圣地(约4:20)。撒玛利亚对犹太人十分不友好,不给从这里经过的犹太人提供住宿的地方。
3.雅各、约翰请求烧灭撒玛利亚人:(路加福音9:54)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
雅各和约翰兄弟性格急躁,被主耶稣称为“雷子”(可3:17)。他们爱主心切,所以对撒玛利亚人的拒绝忍无可忍,就求主“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就像先知以利亚叫天上降火烧灭亚哈谢王的军兵(王下1:10-12)。
4.主耶稣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9:55-56)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雅各和约翰高举基督的荣耀,对主耶稣的权柄有着极大的信心,却还不懂S字J的道路,所以主责备他们:“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主耶稣第一次来是为了救人性命,而不是审判,所以说“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主耶稣当然知道这些撒玛利亚人会拒绝他,但他却故意打发门徒进入撒玛利亚村庄(52节),借着撒玛利亚人的拒绝、操练门徒耐心与爱心。主耶稣不但要被撒玛利亚人拒绝,还将被犹太人拒绝,“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22节)。因此,耶稣没有责罚撒玛利亚人,“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当主复活之后,这些门徒重新回来,带领许多撒玛利亚人信主(徒8:5、14、25);那时,他们不但学会了爱他们的仇敌(6:35),而且将把仇敌变成主内的弟兄!
二、对恩将仇报者严厉的警告
1.耶稣来到毕士大:(约翰福音5:1-3)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
按照律法的规定,犹太人要在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三大节期上耶路撒冷过节:(申命记16:16)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 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因此“犹太人的一个节期”可能是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等三大节期之一,耶稣按着律法的规定上耶路撒冷过节。“羊门”(尼3:1)位于圣殿东北角,献祭用的羊都由这门牵入。“有”字原文是现在式,表示在写本书时,那池子还存在。“毕士大”意思是“怜悯之家”。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满了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在等候水动,他们把得痊愈的希望寄托在池水上。
2.耶稣医治38年病人:(约翰福音5:5-9)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这个可怜的病人,已经病了38年,占了一生的一半时间。耶稣看见他,就怜悯他,主动上前询问他“你要痊愈吗?”病人把自已在这里无望的多年等候光景告诉了耶稣。耶稣就吩咐他“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38年的顽疾一朝得到了解决,但让人希奇的是,这人却没有归荣耀与神,也没有对耶稣的医治表示感谢,好像这一切顺理成章。
3.你拿褥子是不可的:(约翰福音5:10-13)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摩西律法禁止人在安息日做工,并没有禁止人在安息日拿褥子走路(出20:10-11;31:3-17)。但当时犹太拉比们定下三十九种工作不可在安息日做:“撒种、耕田、收成、绑稻禾、打谷子、簸去糠皮、清理稻谷、磨东西、筛东西、揉面、烤东西、剪羊毛、洗或打或染羊毛、纺线、织布、做两个圈、织两条线、将两条线分开、打结、解开结、缝两针、拆线以便缝两针、猎鹿、杀鹿或剥鹿皮或腌鹿或腌鹿皮、刮鹿或切成块、写两个字母、擦掉以便写两个字母、建筑、拆毁、熄火、点火、用槌子敲东西和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其中就包括了“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在安息日拿着褥子走属于“将东西从某处拿到另一处”,所以被犹太人责备。这人立即把责任推诿给耶稣,说使他痊愈的让他“拿你的褥子走吧!”犹太人关心的是人是否守安息日,是谁让他拿褥子走的,却不关心使他痊愈的是谁。因此问那人“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这是一种故意的本末倒置。
4.不要再犯罪:(约翰福音5:14-15)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后来耶稣在圣殿遇见那人,就警告他“不要再犯罪”,这话暗示这人的病是由犯罪而来,“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是说他将来人生的结局,恐怕会遭遇神严厉的审判和刑罚。这是对那人的严厉警告,那人却无视耶稣的严厉警告,故意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就是说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了他的病,犯了安息日。
5.犹太人BP耶稣:(约翰福音5:16-18)所以犹太人BP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
按犹太人文士对摩西律法的解释,除非病人性命堪虞,不然在安息日治病是违反诫命的,因此他们就以为耶稣犯了安息日。耶稣直接称神为“我父”,“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意指‘我父从未停止作工’;虽然神已停止了他创造的大工(参创2:1-2),但他仍在管治全宇宙,并且继续不断地做事。耶稣效法天父,也在做事。犹太人并不反对神是他们‘众人的父’这种观念,所以在谈话中可能会称神为‘我们的父’,或在祷告的时候说‘我们在天上的父’,但他们不敢称神为‘我的父’,将个人提升到与神有特殊亲密的关系,这是他们所强烈反对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在他们看来,耶稣犯了两种该死的大罪:一是干犯了安息日;二是直接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已和神当作平等。但我们知道耶稣本来就是神,与神是平等的。
三、感叹——那九个在哪里呢?
1.夫子,可怜我们吧:(路加福音17:11-13)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这是本书第三次提到主耶稣前往耶路撒冷(9:51-53;13:22)。耶稣路过一个村庄时,十个长大麻风的按照律法远远地站着,高声向耶稣发出了祈求:“夫子,可怜我们吧!”
2.耶稣医治十个麻风病人:(路加福音17:14)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耶稣可怜他们,就要他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这是本书第二次记载主耶稣洁净大麻风。第五章的那个大麻风病人不顾律法、跑到耶稣面前,“俯伏在地”,祈求耶稣的洁净(5:12);这十个大麻风病人却谨守律法、远离人群(利13:45-46),“远远地站着”。主耶稣医治他们的方法也不同,上一次是伸手摸那位大麻风病人,先洁净了他,再让他去给祭司察看(5:13);这次却是吩咐他们先去找祭司,让他们在半路上得洁净。他们听从主的话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3.一个外邦人回来感恩:(路加福音17:15-16)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在这十个大麻风病人中,有一个撒玛利亚人,他们因为同样的痛苦、搁置了彼此的分别。但现在他们都洁净了,又开始分道扬镳。
4.那九个在哪里呢:(路加福音17:17-18)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
洁净了的是十个人,回来感恩的却只有一个外邦人,耶稣的话充满了忧伤“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是的,这个觉得自己不配得主恩典的外邦人回来感恩了,但那些觉得自己配得神恩典的犹太人却没有回来归荣耀与神。他们或许觉得感恩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或者觉得以后感恩也不晚,或者干脆觉得不需要感恩,觉得自己就应该得到主的恩典。
5.感恩者蒙大恩:(路加福音17:19)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主耶稣对撒玛利亚人说:“你的信救了你了”。这十个人都相信有神,也都相信主耶稣的能力,但这种信心只能叫人的身体得医治。只有承认主耶稣是基督,才是使人灵魂得救的信心,这个回来感恩的人因着信得救了。
四、求天父的赦免
1.耶稣被钉在S字J上:(路加福音23:33)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S字J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耶稣,这位要拯救世人的神子,却被罪人恩将仇报地钉在十了字架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最大的冤案,也是人类恩将仇报的极致表现。“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他被列在罪犯之中”(22:27;赛53:12)。“两个犯人”可能是与巴拉巴一同作乱的两个强盗(太27:38;可15:7、27)。
2.父啊!赦免他们:(路加福音23:34)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耶稣被当作罪大恶极的罪犯钉在了S字J上,在他承受着身心极大的痛苦时,不是发出苦毒的咒诅,而是为罪人的代祷:“父啊!赦免他们,”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53:12)。罪得赦免是罪人的最大需要,也是神赐给人最大的恩典,而耶稣在S字J上就是要担当我们的一切罪:(以赛亚书53:4)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因为主耶稣上S字J,就是为了这些钉死他的人:(约翰福音1:29)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耶稣请求父赦免这些钉他人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他们”既不晓得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而自已则是该钉S字J的罪魁;也不晓得耶稣钉S字J是为他们的罪。(哥林多前书2:8)这智慧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S字J上了。
“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这就应验了大卫的预言:(诗22:18)“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按罗马的惯例,被处死之人的随身财物都归给行刑者。
总结:耶稣对不接待他的撒玛利亚人不计较,因为他来救人的性命。耶稣对忘恩负义的人发出严厉的警告,希望他能够悬崖勒马。耶稣对感恩的人施予更大的恩典,耶稣对钉他的人祈求天父的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