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可5:6;太27:55
“远远地”是汉语中表示空间距离遥远的叠词短语,核心语义为强调物理空间上的极远距离。福音书中出现了11个“远远地”。我们从七个方面来看《福音书中七个远远地》。
一、鬼附之人远远地看见耶稣
1.鬼附之人的苦境:(马可福音5:1-5)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
(马可福音4:35-41)记载耶稣一行踏着风浪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就是要医治这个被群鬼所附着的人。“那边”是加利利海的东岸低加坡里地区(20节),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养有大批猪群,被称为“加大拉人的地方”(太8:28)或“格拉森人的地方”。
耶稣前往这里来的时候,魔鬼就开始阻止了,兴风作浪;现在,耶稣一下船,这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因着被鬼所附,他是人,却活着不像人,人住在房屋里,他住在死人所在的地方坟墓里。人想帮助他,就是捆住他,却用铁链也不能,因他力气大得惊人,“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晚上是人休息睡觉的时候,他却不得安息,“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喊叫”尖声大叫。“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以弗所书5:29a)”,他却“用石头砍自己,”不知道爱惜自已的身体。“砍”割碎,剁切。
2.他远远地看见耶稣:(马可福音5:6-10)他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大声呼叫说:“至高 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 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污鬼啊,从这人身上出来吧!”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就再三地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
鬼附着的人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污鬼属于灵界,他认出耶稣是“至高神的儿子耶稣”,但他却与耶稣没有任何的相干。“不要叫我受苦”污鬼知道牠们将来的结局乃是永火,但他们知道最后审判的时间还没有到,只求不要现在就去无底坑里受苦。“群”原文指“军团”,一个罗马军团约有三至六千名士兵。辖制这人的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邪恶“军团”,难怪“没有人能捆住他”(4节)。“再三”多次;“地方”地区,场所。污鬼为一种脱体的邪灵,必须藉体栖身,所以牠们常附在人或者动物身上。这也说明牠们为何再三求主耶稣不要将牠们赶出去。
3.那群猪投在海里:(马可福音5:11-13)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
“猪”在律法中是不洁净的家畜(利11:7),既不能献祭,也不能食用,所以犹太人不养猪,这一大群猪是外邦人养的。鬼被赶出人身,就需要一个住处(太12:43),猪是不洁的动物,是鬼最喜欢的去处之一。鬼不愿意离开他们所熟悉的地方,他们看见远方有一大群猪在吃食,就求主打发他们进入猪群里,附着猪去。可见,污鬼的活动必须受神的限制,神不许可的,他们也不敢做。耶稣准了他们后,他们就出来,进入猪群里。鬼一进入猪群,那群猪就身不由已,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这对当地的人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4.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马可福音5:14-17)放猪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他们来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看见这事的,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
放猪的亲眼目睹这一幕,就赶紧逃跑了,把这事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就看见“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众人没有从这件神迹上认出耶稣是基督,连鬼都服了他,只看见自已的财物损失了,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这正是世人要“猪”不要主可怜光景的写照。许多人因害怕遭受经济损失,以致失去得着属灵福气的机会。
二、财主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
1.财主和拉撒路都死了:(路加福音16:19-22)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这个财主和讨饭的拉撒路,生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财主穿的是名贵的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不仅有钱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享受。又有一个讨饭的“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可怜的拉撒路没钱还有病,连自已乞讨都不能,需要被人放在财主门口,拉撒路靠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然而,拉撒路死后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享受永远的福乐与安息。财主也死了,他的家人为他举行了豪华的葬礼,把他安葬在豪华的坟墓里,他享受了极大的哀荣。(希伯来书9:27)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2.财主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路加福音16:23-24)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再豪华的坟墓与葬礼,都不能保证财主在阴间继续享福,相反,他在阴间火焰里极其痛苦,财主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远远地”表示他们相距甚远,不是同一个地方,亚伯拉罕在乐园;财主在阴间,中间有深渊相隔,可望而不可及。财主一看见祖宗亚伯拉罕,就高喊,祈求亚伯拉罕可怜他吧!财主请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
3.就是……他们也是不听劝:(路加福音 16:25-31)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面对财主如此可怜的请求,亚伯拉罕也拒绝了,亚伯拉罕要财主回想生前:财主在享福,拉撒路在受苦;如今正好相反,他在这里得安慰,财主倒受痛苦。可惜今生没有永生长。亚伯拉罕向财主指出,他们两种人中间有一道不能逾越的鸿沟,这边的既不能过去,那边的也不能过来,再者互不相通。既然亚伯拉罕拒绝了财主的第一个请求,他转而求其次,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到他父家去,向他那五个弟兄作见证,免得他们将来也到这痛苦的地方来,可见他的五个弟兄也是只顾今生,有律法而不遵守。财主对弟兄还有怜悯之心。对于财主的第二个请求,亚伯拉罕同样拒绝了,说他们有律法可以听从。财主认为只要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必悔改。亚伯拉罕告诉财主,他们若不听从律法,“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亚伯拉罕的话很快就得到证实:另一个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后,犹太人不但不相信,反而商议要把他杀了(参约12:9-10);再后来,主耶稣自己从死里复活,犹太人还是不相信(参太28:11-15;徒13:30-40,44-45),反而BP主的门徒。
三、十个长大麻风的远远地站着
1.耶稣选择的道路:(路加福音17:11)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
这是耶稣最后一次“往耶路撒冷去”。主耶稣所选择的路线并非漫无目的,时南时北,因为祂在这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将成为主耶稣关于神国教导的一部分。
2.长大麻风的远远地站着:(路加福音17:12-14)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这是本书第二次记载主耶稣洁净大麻风。第五章的那个大麻风病人不顾律法的规定,跑到耶稣面前,“俯伏在地”(5:12);这十个大麻风病人却谨守律法、远离人群(利13:45-46),“远远地站着”。主耶稣医治他们的方法也不同,上一次是伸手摸那位大麻风病人,先洁净了他,再让他去给祭司察看(5:13);这次却是吩咐他们先去找祭司,让他们在半路上得洁净。因着距离较远,他们只能高声呼求耶稣可怜他们吧!耶稣就要他们履行洁净后的礼仪“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这是应许他们在见到祭司之前就会得洁净。这些长大麻风的去的时候,果然就洁净了。
3.一个回来感恩的:(路加福音17:15-19)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得洁净的是十个长大麻风的,但回来感恩的却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那九个犹太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撒玛利亚人发现自己得洁净之后,没有先去找祭司,而是立刻“回来归荣耀与神”;因为这位“外族人”比犹太人更快地领悟到:神就在这里,主耶稣不是一位能行神迹的“夫子”(13节),而是“基督”(约4:29),他的信救了他。
四、那税吏远远地站着
1.法利赛人近前祷告:(路加福音18:9-12)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 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上殿里去祷告”指当时犹太人每天的三次祷告: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三点。“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系,他们以对神的敬虔和律法的知识自夸;而“税吏”是替罗马帝国收税的犹太人,遭到同胞的憎恶和鄙视。这两个人的祷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利赛人“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因此理直气壮地到圣殿,近前向神祷告,却是在自言自语地说话,因为他除了说“我感谢你”外,全部是控告他人的不义、诉说自已的“好行为。”“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这是用己之长去对比别人之短,好高抬自己、贬低别人。律法规定的禁食只有每年赎罪日一次(利16:29-31),但法利赛人为表自已比别人虔诚“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这只是立约之民的本分(利27:30),并没有什么值得是可夸的,法利赛人却当成是自已的功劳。
2.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路加福音18:13)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与这个自义的法利赛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表明税吏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不但不配在神面前站立,也在人前感到羞愧。“连举目望天也不敢”,表明税吏以神为衡量公义的标准,所以认识自己的败坏、害怕神的鉴察。“捶着胸”表明他的心灵破碎、被良心谴责,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用捶胸来表达对罪的忧伤和痛悔。“捶着胸”在经上只出现了两次,另一次在(路加福音23:48)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表明税吏知道自己既没有资格获得奖赏,也没有理由减免刑罚,只能凭信心来到神面前,仰望神的恩典、求神挪开忿怒。他祷告时所想的都是自己的罪,而不是别人的恶。
3.税吏比法利赛人更有义:(路加福音18:14)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这个税吏虔诚自卑的祷告,使他比那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了”,这世上本来没有义人,只有认识到自已是罪人的人,才能被神称为义人。“算为义”是说这人本不是义人,只是被神算为义人了。“算为义”也是保罗常用的字眼(罗4:5、6、24),这个字的原文在《路加福音》中一共用了五次(7:29,35;10:29;16:15),在其他三本福音书中,只有《马太福音》用过两次(太11:19;12:37)。
法利赛人因自高,反而降为卑;而这个被人所不齿的税吏在神面前自卑,所以神使他升高。
五、耶稣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
1耶稣饿了:(马可福音11:12)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这是受难周的第二天(星期一,权柄日),耶稣一行从伯大尼出来的时候,“耶稣饿了”这正是耶稣是完全人的表现,因为神不会饿,只有人才会饿,才需要食物。(约翰福音6: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2.耶稣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马可福音11:13)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耶稣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表明它是活着的,耶稣就往那里去,想在树上找着果子。然而,令耶稣失望的是:“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无花果树在阳历二月份开始结果,然后发芽长叶,四、五月份绿荫茂密,叶子下面有果子,大多数果子必须等到六月份才成熟。此时已经靠近逾越节(14:1),大约是阳历三、四月间,因此那棵无花果树不应该光有叶子没有果子。
3.耶稣咒诅无花果树:(马可福音11:14)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无花果树以结果繁多而著称,但这棵无花果树已经失去了它结果子的功用,因此当受咒诅。耶稣就咒诅它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
(约翰福音15:8,16)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
结果子是作为耶稣门徒的标志,多结果子,天父就因此得荣耀,也证明他们是主的门徒了。但若不结果子,结果就是焚烧。
六、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
三福音书中都记载了耶稣被捕时,彼得远远地跟随耶稣的事。
(马太福音26:57-58)拿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马可福音14:53-54)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一直进入大祭司的院里,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
(路加福音22:54)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
耶稣被捕的时候,“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马太福音26:56)。”然而,彼得还在远远地跟着耶稣,表示彼得关心耶稣、爱耶稣:(马太福音26:35)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他确实有与主同死的心愿,只是他不认识自己的肉体是多么的软弱:“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马太福音26:41)。”“远远的跟着耶稣”指保持一定的距离,观看情势,随时准备弃主而逃。
正因为彼得没有像约翰那样紧紧地跟着耶稣,而是“远远地跟着耶稣”,很快就有了三次不认主的跌倒。
七、妇女们在那里远远地观看
1.妇女们远远地观看:(马太福音27:55)有好些妇女在那里,远远地观看;她们是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侍他的。
这些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侍他的妇女们,站在S字J那里,远远地观看。这些妇女代表平常、软弱、被人轻看的信徒,素日默默地跟随并服侍主,当其他的门徒弃主而逃(参26:56)时,她们仍一直跟随主到S字J下,也就是跟随主直到死地,所以她们能作基督死而复活的见证(参徒3:15)。
2.三个妇女:(马太福音27:56)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
马太在这里,特别提到三个妇女的名字:一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路加福音8:1-3)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 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
(马可福音16:9-10)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
这个马利亚,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为了报答主的恩典,从此她就一直跟随耶稣,用自已的财物供给耶稣布道团。她不仅跟随耶稣到S字J下,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耶稣坟墓,最早来到坟墓的一个,因此有幸成为第一个看见复活主、听见复活主的声音、传扬主复活喜讯的人。
二是“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就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参13:55)。(路加福音2:34-35)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耶稣四十天上圣殿行奉献礼的时候,虔诚人西面的祝福就应验在了马利亚身上。
三是“并有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她的名字可能是撒罗米(参可16:1),据说她是耶稣母亲马利亚的姊妹(参约19:25)。
这些软弱的妇女们一直跟随耶稣,她们不会因着是妇女而不会受到BP,她们因着对耶稣强烈的爱,所以没有因惧怕而离开:(约翰一书4:18)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结语:格拉森被被群鬼附的人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财主在阴间远远地看见亚伯拉罕和拉撒路,因此就有了来自阴间的呼声。十个长大麻风的是按着律法的规定,远远地站着高声呼求主。那税吏自知不配在神面前站立,因此远远地站着,祈求神开恩可怜他。权柄日,耶稣早晨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它前面,却发现无花果树上没有果子,因此咒诅它。耶稣被捕时,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因此就有了三次不认主的软弱。耶稣被钉S字J的时候,那些忠心爱主的姊妹们远远地站着,她们要陪伴耶稣最后一程,安慰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