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可福音六章30至44节
在这段记载五饼二鱼神迹的经文中,“多”字多次出现:“来往的人多”(可6:31),“有许多认识他们的人”(6:33),“许多人”(6:34)。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人的需要; 我们如何回应?
一. 看重使命而非看环境
1. 我们容易看环境和限制(可6:31-33、35-36)
当时耶稣与门徒去到旷野。 一方面,他们因为事奉太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可6:31),很想到旷野歇息。 此外,当时是施洗约翰被斩之后(可6:29); 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哥,也是耶稣几个门徒以前的老师。 施洗约翰的死无辜,耶稣与门徒悲伤,很需要退修来处理内心的感受。
门徒本想打发群众离开(可6:35-36),因为觉得没有能力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只好让群众自行解决。 当我们看环境时,往往会与门徒一样,只看见传福音很艰难,世人抗拒福音; 只看见自己有很多限制和需要,例如工作很忙,儿女需要照顾与教导,自己也不够时间休息,哪有时间和心情顾及其他人的需要。
像门徒一样,我们容易看环境的艰难和自己的限制,但耶稣的看法与我们不同。
2. 主耶稣看重使命和需要(可6:34;太9:36)
主耶稣不被外在环境的困难与自己的需要影响自己; 祂的一生是被使命鞭策自己。 祂与门徒一样,身心灵需要休息。 其实最需要休息的是耶稣,因为是祂讲道,门徒只是听道。 祂的表哥被杀,最伤心的应该是祂,应该是祂最需要安静处理自己内心的感受。 但祂看见群众渴慕真理,看见他们如同羊无牧人一样,于是怜憫他们,教导他们许多道理(可6:34)。 “祂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憫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太9:36)这节经文中的“困苦流离”在《和合本修订版》译作“困苦无助”,意思是感到人生烦恼、沮丧,受罪压制,受死亡威吓,无盼望,无平安。 耶稣并不是看环境的困难,而是看重使命,愿意向人分享福音。
耶稣知道自己在世上的目的是要完成神交托的福音使命。 祂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那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 “(约4:34)食物是人最必需的东西,耶稣以遵行神的旨意,完成天父的工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这节经文之上下文提到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和撒玛利亚人传福音。 可见“遵行神的旨意,完成天父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传福音,为主作见证。 你现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二. 更新我们的视野
留意这段经文有多个“看”字:“众人看见他们去”、“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可6:33、34、38、41),教导我们要看两方面:
1. 对外:看到许多人如迷羊但很少牧人(可6:34;太9:37)
门徒看见太多人,只是男人已有五千。 他们看见太多迷羊,但主看见的不是太多迷羊,而是太少牧羊人:群羊没有牧人(可6:34)。 很少基督徒肯向人传福音和为主作见证;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太9:37),这是主的感叹! 父母看见儿女做错事、走错路如同迷羊,就会担心和焦急。 爱我们的天父看见未信者的灵魂快要灭亡,必然更加焦急,很想我们向他们传福音。 神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
请问在沙漠中一个人最大的罪是什么? 就是看见水源,却不告诉快将渴死的人说那里有水源。 相信耶稣的人已经拥有这活水的泉源,却因为感到太难或太忙等原因不肯向人传扬耶稣这位活水的泉源,岂不等于在沙漠中看见水源,而不去告诉快将渴死的人那里有水源吗?
2. 对内:看自己所拥有的而非自己没有的(可6:37-38)
主耶稣更新我们的视野; 祂引导我们不但看外面的需要,也要看自己所拥有的。 主向门徒发出挑战:“你们给他们吃吧! “(可6:37)原文强调”你们自己“给他们吃。 门徒困惑地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 “(可6:37)当时二十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工人八个月的人工; 门徒没有能力应付这庞大需要。 但主对他们说“你们自己给他们吃”,随即指示他们看看自己所有的:“你们有多少饼,去看看! “(可6:38)其实,主耶稣要我们去看的,不是我们所没有的,而是我们已有的资源、能力。
当主呼召我们承担一个新的事奉时,许多时我们感到为难,觉得这挑战太难,自己无能力胜任。 但事奉的能力来自差遣我们的上帝,而不是受差者。 神要我们善用已有的资源、机会,而不是我们所没有的。 不要给自己许多借口不去传福音。
求主更新我们的视野:第一,不是看外在环境,不是看世人抗拒福音、自己的限制等困难,而是看重福音的使命。 第二,神要用的不是我们所没有的,而是所拥有的。 第三,面对广大群众的需要,不是看见太多未信者,而是看见太少人肯为主作见证和传福音。
各位,你愿意献上自己微小的力量,像这小孩子的五饼二鱼,勇敢为主作见证、传福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