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日期:2025-09-27作者:唐 莉

 

经文:申命记三十9-14;歌罗西书一1-14;路加福音十25-37

引言

“信耶稣,得永生”,对基督徒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我们初闻福音时听见它,传讲福音时宣告它。然而,我们是否真正明白“永生”的含义?它不能简单理解为“永远不死”,也并非人们竭力所追求的健康长寿,因为人无论多长寿,终有死亡的一天。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永生呢?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基督亲自为永生作出了定义:“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这里清晰指出永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听神的话;二是信靠差遣耶稣来的那一位,就是圣父。“差我来者”的意思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六39-40)。这段经文表明永生是父神的旨意,凡是信靠圣子耶稣基督的人可得永生。“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三16-18),因此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目的不是定人有罪,而是为要使人因信靠他而得永生。

在路11:25—37节的经文中,耶稣对律法师关于“该做什么承受永生”的回答,其背景至关重要,律法师并非无神论者,而是熟悉旧约律法、有信仰基础的人。这段经文的最后,耶稣问他:祭司、利未人、撒玛利亚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邻舍呢?律法师虽然知道是撒玛利亚人,却因偏见不愿提及“撒玛利亚”这几个字,只说是怜悯那人的。而耶稣的教导是让律法师照着撒玛利亚人所做的去行,才能得到永生。因此,这也是神对我们有信仰的基督徒的教导。

一、听从、遵行神的话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申三十11),“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申三十14)。通过这两节经文使我们知道:一方面,神的话语并非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圣殿是神的居所,当我们来到圣殿中敬拜神,他就住在我们中间,与我们同在;另一方面,祂的旨意是清晰、可理解、可实践的。神让摩西将诫命教导以色列人,并告诉他们这诫命并非难行,而是在以色列人的口中和心中,是可以遵行的。作为神的儿女,他不会将无法担当的重担加给我们,神要求我们顺服,一定是在他恩典和能力范围内我们所能做到的事情。如何让神的诫命存在我们口中和心中,使我们可以行出来呢?我们要做的乃是,不可停止聚会,不可停止读经、祷告、参与团契生活。基督徒仅参加主日礼拜远不足以供应灵命成长的需要,试想一个信主十年、二十年,灵命却仍如婴孩般只能“喝奶”,无法“吃干粮”、步履蹒跚的信徒,是让天父何等焦急伤痛啊!我们唯有把神的话存在心里,才能够明白神的心意,从而按着神的心意,成为遵行他旨意、蒙神赐福的人。在我们的信仰生命中,如何体现神的话就在我们“口中”和“心里”呢?这需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践行所听的道。若我们只是熟悉圣经知识、能言善道却不实践,就陷入了法利赛人式的宗教形式主义,生命并未真正改变。真正的听从必然包含遵行,神的话语需要刻在我们心里,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这才是真正明白神的心意,成为被神所喜悦的人。

“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诗二十五4-5)。一个愿意听从遵行神话语的人,内心必然渴慕主道,如鹿切慕溪水。这种渴慕驱使人主动寻求真理,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学习神的话,并祈求神的引导。因此,保罗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我们从信主那一刻直到见主面那一刻,需要用一生持续不断的听从、遵行主的道。谦卑是聆听和顺服的前提,“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诗二十五9)。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一个渴慕寻求、听从遵守神话的人,必定是谦卑的人,也必定是生命更像主的人,神也必定会赐福听命顺服之人。诗25:10节,神对顺服之子的应许:“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

圣经中关于听命顺服有正反两个例子。第一个人物是约拿,他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神吩咐他去尼尼微传警告,他却因偏见和私欲违背命令,逃往他施。结果遭遇风暴,被抛入海,被大鱼吞吃三日三夜,承受了不听从神的话带来管教和苦难。第二个人物是何西阿先知,神命令他去娶妓女歌篾为妻,尽管这意味着要承受妻子不忠、甚至抚养她与别人所生孩子的巨大痛苦和羞辱,何西阿因明白神的心意而顺服,对他的妻子始终忠贞不渝。他的婚姻之约表明了神人之约,正如神与悖逆却仍被深爱的以色列人:无论百姓如何背约犯罪,神的慈爱和信实永不改变。听从神的话,即使艰难,却使我们成为传达神救赎之爱的管道。

二、承认自己的罪

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警惕“恩典神学”异端,错误的教导:因基督在S字J上已担当世人一切的罪孽,信徒无需再认罪,只需享受恩典即可。它扭曲了恩典,使人放纵私欲,我们当远离。神赦罪的恩典是丰盛的,但这恩典绝不鼓励人继续活在罪中。我们在信主受洗后,老我和罪的倾向依然存在,认罪不是仅一次就一劳永逸,而是持续一生的操练,我们今日认罪不代表明日犯罪就不需再认。每一次跌倒都需要到主面前承认,恳求基督宝血的洁净。当我们犯罪之后,内心会失去平安、感到纠结不安,这常常是圣灵提醒我们需要认罪的信号,我们需要来到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求神赐给我们力量遵照他的旨意去行。承认罪的目标是让“老我”与“旧生命”逐渐衰微,让基督复活的新生命日益兴旺,使我们胜过罪、活出圣洁,这是一个持续争战和依靠神的过程。

诗25:7—8节记载诗人认罪的祷告,指出神的属性是良善、正直,神以公平公义待人,在神面前,并不存在功与过可相抵。我们在教会中的侍奉、奉献、善行,神必记念并赐福,但这绝不能抵消我们所犯的罪。罪就是罪,神会按他的公义进行管教、警告、惩罚和审判。罗2:6节记载,神必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诗25:7—8节认罪祷告之后,将自己的心完全剖开,更深认识自己的罪:“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二十五11-12)。认罪显明了自己对神的敬畏和对罪的敏感,自己所知道的罪坚决不犯,若在无意识中犯的罪,在知晓后立刻认罪,以后绝不再犯。因此诗人在此说,敬畏耶和华的人,神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基督徒认罪是直面神的公义并投靠祂的慈爱,神是我们罪得赦免的源泉,认罪不是靠自己的功劳换取赦免,而是基于神在基督里的救赎:“他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一13-14)。耶稣基督在S字J上所成就的救恩,乃是使所有信他的人,不再被罪捆绑、不再被死亡辖制。我们的罪得以赦免,不是因为自己的好行为,乃是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基督的复活带给我们的盼望就是当他第二次得国降临的时候,我们也要复活。因此,所有的罪在耶稣基督里可得赦免,前提是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并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我们的罪才会得到赦免。

三、在善事上多结果子

(一)怜悯、良善是神的品格

多结果子的基督徒,必定具备神怜悯和良善的品格。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太多人将好事做在表面,做在人前,实则是为了私利和虚名,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基督徒的怜悯和良善,是让我们里面要有神怜悯和良善的品格,不求自己的利益,甚至在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行善结果。将神怜悯和良善的品格,在具体行为中彰显出来,让人看见神的形象。将人所不能看见的神的品格、信仰用人所能看见的行为表明出来。

(二)行善的态度

我们做善事的态度应当是怎样的呢?路10:25—27节的经文中,当律法师问耶稣如何承受永生时,耶稣引导他总结律法的总纲:“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所说的关于爱神的教导出自摩西五经,通过这段话让我们看到爱神、爱人的态度。我们应当倾注全部生命,用尽自己的一切去爱我们的神,其次,要做的不是爱自己、爱钱财、爱权势,亦或是贪慕神赐给别人的恩典,而是要像爱神一样去爱人。行善的态度必须基于这种神圣之爱和舍己之爱,而非施舍的高傲、道德的优越感或利益的交换。在耶稣所讲的撒玛利亚人的事例中,当一人被强盗打伤丢在路上,路过的祭司、利未人作为宗教领袖,看到被强盗打得半死的人,因顾虑沾染人血不洁净的律法规条,为标榜自己的圣洁,选择绕道而行,这些宗教领袖对这个受伤的人,没有流露出一丝怜悯,他们的宗教规条扼杀了怜悯的心。这样的圣洁并非神所喜悦的,神要的是基督徒切实的将神的爱通过行为彰显出来,让人在这些宗教领袖身上确实的看见上帝的生命。

反观被犹太人蔑视的混血族群撒玛利亚人,却超越了民族隔阂与偏见。撒玛利亚人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为受伤的人处理伤口,包裹伤口,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旅店照顾。第二天离开时,还拿出银子托店主继续照料,并承诺负担额外的费用。他的帮助是彻底的、舍己的、持续的。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以撒玛利亚人的事例回答了律法师关于“谁是我的邻舍?”的问题,并问律法师:“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被迫承认是那“怜悯他的”,律法师依然带着民族偏见,甚至不愿提“撒玛利亚人”。耶稣清楚的告诉他“你去照样行吧!”耶稣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基督徒的信仰应当以神的教导为核心,而不是将自己故步自封在律法的条条框框中,活在信仰的形式中,神要的是我们将信仰切实践行出来,而不是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宗教信仰理论,脱离实际生活。有些弟兄姊妹或许会说,我们爱神是因为神爱我们,并赐给我们丰富的恩典和祝福,我们愿意用尽一切报答、回应神的爱。但神让我们去爱的人,没有给我们任何好处,甚至是一个陌生人,我们应当如何去爱呢?耶稣告诉我们如何去爱人,并指出承受永生之道,在于像这个撒玛利亚人一样,以无伪的爱和切实的行动去怜悯需要帮助的人。

(三)歌罗西教会信徒做的善事

1、向众圣徒的爱心

西1:4节记载,保罗因听说歌罗西信徒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的爱心而感谢神。这爱是普遍性的、无偏见的,由圣灵里生发而来。

2、为传福音而学习

“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一样。正如你们从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所学的。他为我们作了基督忠心的执事,也把你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告诉了我们”(西一6-8)。歌罗西教会圣徒的信心和爱心是从忠心的仆人“以巴弗”所传的福音真道中学来的。基督徒为传扬福音而学习真理、装备知识,例如布道方法、文字事工、圣乐侍奉,本身就是重要的善工,能使传福音的事工打破界限,引领人归主。为传福音而学习,并不只是教牧人员、诗班成员的职责,是所有弟兄姊妹的职责。耶稣基督颁布的大使命,就是让我们传福音给万人听,将福音传遍天下。传福音不能单凭热情,还需要我们学习传福音的知识,使我们所传的福音更加全面,使人能明白这福音真理。

3、在善事上结果子

保罗为信徒祷告,愿他们在属灵智慧悟性上长进,“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神”(西一10)。一方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对得起主,对主没有亏欠;一方面,我们应当寻求神的喜悦,而非人的喜悦;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在一切善事上多结果子,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善的见证,在教会、家庭、职场、社会等一切善事上结果子,讨神喜悦,荣耀神的名。

四、结语

作为基督徒,我们该做什么才能够承受永生呢?第一点,听从遵行神的话;第二点,承认自己的罪;第三点,在善事上多结果子;第四点,广传福音。正如保罗在西1:6节记载:“这福音传到你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让我们都成为传福音的使者,把福音传给更多未曾听过福音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同蒙救恩,同得基业。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