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民14:34;结4:6
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探子窥探迦南地用了四十天,神要出埃及的那一代的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一年顶一日;神要先知以西结向右侧卧四十日,担当犹大家的罪孽,一日顶一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年顶一日 一日顶一年》。
一、一年顶一日
1.十二个探子窥探迦南:(民数记13:1-3,17-21,23-24)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们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摩西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从巴兰的旷野打发他们去;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摩西打发他们去窥探迦南地,说:“你们从南地上山地去,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树木没有。你们要放开胆量,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他们上去窥探那地,从寻的旷野到利合,直到哈马口。……他们到了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来的那挂葡萄,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实各谷。
“窥探”迦南并不是出于神的命定,而是以色列人先提出要求(申1:22),摩西“以为美”(申1:23),神才作出的允许。“窥探”原文的意思是“侦察、探索”。十二探子是从“加低斯·巴尼亚”出发的(32:8;申1:19;9:23;书14:7)。“南地”是从别是巴到加低斯·巴尼亚之间的旷野。探子们的路线是从“南地”开始,向北穿越希伯伦和加利利之间的“山地”。摩西要探子看的是那地居住的民、所住之地、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意思是观察这地方是如“营盘”没有特别的防卫工程,还是有坚固的城墙。
摩西不是不知道那地的民强悍,也不是不明白迦南人以逸待劳的优势,但是从出埃及到如今所经历的,他更知道神比一切更大更强。他深信神所赐的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劝他们“要放开胆量,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好让百姓都认识并渴慕神的应许,增强百姓的信心。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大约是阳历七月底。因此摩西吩咐他们要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以实各”的意思就是“一串”,可能位于希伯仑附近。“一挂葡萄”竟然需要“两个人用杠抬着”,可见迦南地的土产之丰富。这“一挂葡萄”增强了探子们的说服力,既可以让人相信那里“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27节),但也可以让人相信“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31节)。探子不仅带来了一挂葡萄,也带来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表明那地的确是“流奶与蜜之地”,出产丰富。
2.窥探那地四十天:(民数记13:25-29)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并以色列的全会众,回报摩西、亚伦,并全会众,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又告诉摩西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亚玛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边并约旦河旁。”
从迦南地南方“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到北方的“哈马口”(21节),距离大约400公里,往返大约需要“四十天”。“巴兰旷野”北方的“加低斯”(26节)就是“加低斯·巴尼亚”(32:8)。探子带着那地肥美的出产回来了,他们承认那地的确是“流奶与蜜之地”,指适合畜牧和农耕之地。迦南地的南方适合畜牧,北方适合种植。“蜜”可能指蜂蜜,也可能指从葡萄或椰枣而来的糖浆、蜜汁。且把那地的出产给众民看,这是他们在埃及地所没有看到的。就在众民为之兴奋的同时,探子们一句“然而,”又使他们的信心跌入谷底,就是“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不同的人看到的却不同:信的人是站在神的应许,属天的高度上,从神的角度看事实,看见的是神的大能和祂的旨意;不信的人是站在地上,从人的角度看事实,看见的是人的软弱和环境里的难处。不同的看见产生了不同的行动,信心里的看见使人能承受祝福,不信里的看见使人从祝福中失落,跌落到咒诅中。
3.十个探子报恶讯:(民数记13:30-33)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
就在探子带来好消息: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的同时,十个 探子也带来了坏消息:民强壮,城坚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实,却有不同的感受。信心的伟人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众人“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但那些与他同去的十个探子却说:不能上去攻击那民,我们不能得胜,连“流奶与蜜之地”这样的好消息也会成为探子口中的“恶信”,他们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那地是吞吃居民之地,那里的人民身量高大,他们是亚衲族人,甚至把他们夸张成挪亚洪水之前的“伟人”(创6:4)。而我们自已就如蚱蜢一样,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与他们交手,我们只能败在他们面前,成为他们的掠物。这些探子看到了人,但在不信里却看不到神,所以完全不提神的应许和能力,不但把自己、也把全会众带到灰心丧胆和绝望之中。
事实证明,四十年后,这些在十个探子口里的“伟人”在神的面前都不堪一击,“在以色列人的地没有留下一个亚衲族人”(书11:21-22)。希伯仑也成为神赐给迦勒的产业,“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书15:14)。
4.民众埋怨:(民数记 14:1-4,6-10)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全会众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吗?”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吧!”……窥探地的人中,嫩的儿子约书亚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撕裂衣服,对以色列全会众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极美之地。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但全会众说:“拿石头打死他们二人。”忽然,耶和华的荣光在会幕中向以色列众人显现。
当众民听到那地是“流奶与蜜之地”时是何等的兴奋,思想自已马上就会得到那美地,然而,十个探子的恶信使他们的信心跌倒了谷底,他们宁可相信恶信,也不相信迦勒的话,全会众大声喧嚷,百姓也都哭号,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神要使他们倒在刀下,他们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甚至要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地,重新回到从前为奴的生活。这是对神救赎计划的彻底拒绝,也是对神的彻底“背叛”(9节)。
摩西、亚伦的“俯伏”并不是因为惧怕人,而是因为看到百姓竟然悖逆到要“回埃及”(4节)的地步,就知道神严厉的审判即将临到,所以惊骇得“俯伏”在地。“撕裂衣服”表示心情非常痛苦。约书亚和迦勒强调那地是“极美”之地,是流奶与蜜之地。劝百姓“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正是指出了百姓的问题所在:他们想要回埃及,是因为害怕那地的居民;而他们之所以害怕人,是因为他们信不过神,所以是背叛神。“那地的居民”不过是我们的食物,而非其他探子口中的“吞吃居民之地。”有神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迦南地是“流奶和蜜之地”(13:27),还是“吞吃居民之地”(13:32),取决于百姓与神的关系:“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8节)。人若信得过神、跟从神,就能得着神要他们得的—切。
“全会众”相信十个探子的亲身经历,却不肯相信有同样亲身经历的约书亚与迦勒,反而要“拿石头打死他们二人”。就在这关键时刻,耶和华的荣光在会幕中向以色列众人显现,神要惩罚这些不信的会众。
5.一年顶一日你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民数记14:26-35)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这恶会众向我发怨言,我忍耐他们要到几时呢?以色列人向我所发的怨言,我都听见了。你们告诉他们,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但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要被掳掠的,我必把他们领进去,他们就得知你们所厌弃的那地。至于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你们的儿女必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担当你们淫行的罪,直到你们的尸首在旷野消灭。按你们窥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顶一日,你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与你们疏远了,我-耶和华说过,我总要这样待这一切聚集敌我的恶会众;他们必在这旷野消灭,在这里死亡。’”
26-35节是神向摩西、亚伦宣布对百姓的正式判决。神告诉摩西、亚伦,这恶会众向神发的怨言,神都听见了,“恶会众”指聚集起来敌对神的会众(35节)。神要摩西、亚伦告诉他们,神要使这些向神发怨言百姓的尸首倒在旷野,必不得进神起誓应许叫他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以色列人若巴不得“死在这旷野”,神就让他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的男丁,本来是要在神的带领之下进入迦南、承受应许之地的,现在却因着不信,“尸首必倒在这旷野”。以色列人的“被数点”,原来是承受应许的依据,现在却因着不信,成了被定罪的根据。但他们的妇人孩子,神也要把他们领进去。他们的儿女必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担当他们淫行的罪,直到他们的尸首在旷野消灭。不信的以色列人“厌弃”应许之地,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是“担当罪孽四十年”,他们将“在这旷野消灭”,“经历”神的“疏远”;而在不信者眼中看为软弱的“妇人孩子”,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是担当父辈“淫行的罪”,他们将在这旷野成长,准备“经历”神所应许的那地。
按探子窥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顶一日,他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四十年”是一个约数,实际上是大约是“三十八年”(申2:14)。后来神指示以西结:“我给你定规侧卧四十日,一日顶一年”(结4:6),再次使用了“一年顶一日”(34节)的原则。
6.出埃及第四十年:(申命记1:2-3)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藉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申1:2),但以色列人全营从西奈山走到这里,大约经过了两个月。根据经上记载,摩西去世以后,“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申34:8),之后至少过了三天(书1:11;2:22;3:2),于“正月初十日”过了约旦河(书4:19)。因此,“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是在摩西去世之前一个月左右,大约是主前1407年阳历一至二月冬天。摩西在去世之前利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写下了《申命记》,阐明“耶和华借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作为他的属灵遗嘱。
二、一日顶一年
1.向左侧卧三百九十日:(以西结书4:4-5)“你要向左侧卧,承当以色列家的罪孽;要按你向左侧卧的日数,担当他们的罪孽。因为我已将他们作孽的年数定为你向左侧卧的日数,就是三百九十日,你要这样担当以色列家的罪孽。
四-五章神要先知以西结用四个哑剧预言耶路撒冷的结局。第一个哑剧(1-3节)预言耶路撒冷将被围困。第二个哑剧(4-8节)预言耶路撒冷被围困是因为百姓的罪孽。
“向左侧卧”就是向北方侧卧。“向右侧卧”(6节)就是向南方侧卧。圣经中提到方向时,都是假设人面向东方,所以“左”代表北方,“右”代表南方。
在《以西结书》中,“以色列家”大都指全体选民,“以色列家”(8:6)和“犹大家”(8:17)通常都是指同一批人,只有一处分别指南北两国(9:9)。因此,“承当以色列家的罪孽”,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承当全体选民的罪孽。
向左侧卧“三百九十日”,一日顶一年,代表全体选民三百九十年“作孽的年数”。从大卫作王(撒下2:4,,约主前1010年)到耶路撒冷被毁(王下25:2,主前586),一共是四百二十三年;减去大卫“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撒下5:5),正好是三百九十年。在这三百九十年里,全体选民并没有在合神心意的君王管理之下。神已将以色列家作孽的年数定为先知向左侧卧的日数三百九十日,先知以西结要这样担当以色列家的罪孽。
2.向右侧卧四十日:(以西结书4:6-8)再者,你满了这些日子,还要向右侧卧,担当犹大家的罪孽。我给你定规侧卧四十日,一日顶一年。你要露出膀臂,面向被困的耶路撒冷,说预言攻击这城。我用绳索捆绑你,使你不能辗转,直等你满了困城的日子。
先知以西结满了向左侧卧三百九十日后,还要向右侧卧四十日,一日顶一年。向右侧卧“四十日”代表犹大家四十年“作孽的年数”,很可能是从“约西亚在位十三年”(耶1:2),到西底家“十一年五月间耶路撒冷人被掳的时候”(耶1:3)。在这四十年里,犹大百姓始终不肯听从先知耶利米的警告(耶25:3),最终自取灭亡。
“露出膀臂”,象征神“用伸出来的手,并大能的膀臂,亲自攻击”(耶21:5)耶路撒冷。“我用绳索捆绑你,使你不能辗转”,可能不是用实际的绳索,而是神使先知全身僵硬,既不能说话、又不能转身,象征百姓无法逃脱犯罪的恶果。
结语:神按照“一年顶一日”的原则,使以色列人按照十二个探子窥探迦南地的四十日,要他们担当罪孽四十年,好知道神与他们疏远了。神同样按照“一日顶一年”的原则,要先知以西结向右侧卧四十日,担当犹大家的罪孽。一年可以顶一日,同样,一日可以顶一年。
上一篇: 经上七个最伟大的祷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