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下15:1-12;王上1:5-10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押沙龙与亚多尼雅》。
一、大卫的三子押沙龙
“押沙龙”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父是平安”,他非常“俊美”(撒下14:25),是当时闻名的美男子,却有一副蛇蝎心肠。
1.押沙龙谋杀暗嫩:(撒母耳记下13:1-2,10-15,20-23,26-29)大卫的儿子押沙龙有一个美貌的妹子,名叫他玛。大卫的儿子暗嫩爱她。暗嫩为他妹子他玛忧急成病。他玛还是处女,暗嫩以为难向她行事。……暗嫩对他玛说:“你把食物拿进卧房,我好从你手里接过来吃。”他玛就把所做的饼拿进卧房,到她哥哥暗嫩那里,拿着饼上前给他吃,他便拉住他玛,说:“我妹妹,你来与我同寝。”他玛说:“我哥哥,不要玷辱我。以色列人中不当这样行,你不要做这丑事;你玷辱了我,我何以掩盖我的羞耻呢?你在以色列中也成了愚妄人。你可以求王,他必不禁止我归你。”但暗嫩不肯听她的话,因比她力大,就玷辱她,与她同寝。随后,暗嫩极其恨她,那恨她的心比先前爱她的心更甚,对她说:“你起来,去吧!”……她胞兄押沙龙问她说:“莫非你哥哥暗嫩与你亲近了吗?我妹妹,暂且不要作声,他是你的哥哥,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他玛就孤孤单单地住在她胞兄押沙龙家里。大卫王听见这事,就甚发怒。押沙龙并不和他哥哥暗嫩说好说歹;因为暗嫩玷辱他妹妹他玛,所以押沙龙恨恶他。过了二年,在靠近以法莲的巴力·夏琐有人为押沙龙剪羊毛;押沙龙请王的众子与他同去。……押沙龙说:“王若不去,求王许我哥哥暗嫩同去。”王说:“何必要他去呢?”押沙龙再三求王,王就许暗嫩和王的众子与他同去。押沙龙吩咐仆人说:“你们注意,看暗嫩饮酒畅快的时候,我对你们说杀暗嫩,你们便杀他,不要惧怕。这不是我吩咐你们的吗?你们只管壮胆奋勇!”押沙龙的仆人就照押沙龙所吩咐的,向暗嫩行了。王的众子都起来,各人骑上骡子,逃跑了。
暗嫩是大卫的长子(撒下3:2),是王位第一继承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卫犯了强奸杀人罪后,他的长子暗嫩也放纵情欲,爱上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这是律法所禁止的乱伦行为(利18:9;20:17)。暗嫩只是爱他玛的美貌,而非她的全人,这种“爱”只是肉体的情欲,一旦情欲得到发泄,马上就由爱变恨。暗嫩听从损友约拿达的建议,用诡计强奸了他玛,之后,暗嫩极其恨他玛,无情地把她赶了出去。按照律法,兄妹乱伦“必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利20:17)。大卫因着犯过强奸杀人的罪,听见自已的儿子暗嫩强奸自已的女儿丑事后,只能“甚发怒”,却不能理直气壮地管教儿女,任由其逍遥法外。押沙龙对暗嫩强奸且赶出他同胞妹妹他玛的事怀恨在心,阴谋杀了暗嫩为他玛报仇。二年后,押沙龙乘剪羊毛之机给暗嫩摆设了鸿门宴,在宴席上,押沙龙吩咐仆人杀了暗嫩,押沙龙既为妹妹他玛报仇,也为自已作王扫清了障碍。之后,押沙龙知道按律法规定“故杀人的必被治死”(民35:16),就畏罪潜逃,躲避律法的追杀。
押沙龙暗杀暗嫩,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暗嫩怎样骗她玛到他那里(6节),押沙龙也照样骗暗嫩参加他的宴会(26-27节);暗嫩怎样用暴力玷辱她玛(14节),押沙龙也照样用武力将他杀死(29节)。
2.押沙龙用心计牢笼百姓:(撒母耳记下15:1-6)此后,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押沙龙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问他说:“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伸诉。”押沙龙又说:“恨不得我作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以色列人中,凡去见王求判断的,押沙龙都是如此待他们。这样,押沙龙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暗嫩是大卫的长子,是王位第一继承人,此时,押沙龙已经谋杀暗嫩五年之久,二子基利押(3:3)可能已经去世,所以三子押沙龙觉得自已是第二继承人(3:3)。
长子暗嫩强奸他玛后,大卫因格外爱他,不愿伤暗嫩的心。现在潜逃三年的押沙龙归来后,大卫也因爱他,饶恕了他,免了他的死罪,甚至对押沙龙一点惩罚都没有。押沙龙知道父王的软弱,等不及大卫去世,就开始了阴谋造反,以王位继承人自居(王上1:5),而大卫却默许儿子如此的张扬。押沙龙假装殷勤,天天早晨站在城门的道旁,遇见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便主动询问“你是哪一城的人”,让人觉得他非常亲民。押沙龙未经调查,就肯定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是用群众爱听的话来讨好群众。“没有委人听你伸诉”是指责大卫王的失职,煽动百姓的不平,暗示押沙龙作王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拜”是下对上的礼仪,“亲嘴”则是表示亲民。押沙龙用诡计得了以色列人的心,他们都上了押沙龙的当,把押沙龙当成盖世明君,觉得押沙龙比他父亲大卫强多了。
3.押沙龙阴谋造反:(撒母耳记下15:7-12)满了四十年,押沙龙对王说:“求你准我往希伯仑去,还我向耶和华所许的愿。因为仆人住在亚兰的基述,曾许愿说:‘耶和华若使我再回耶路撒冷,我必侍奉他。’”王说:“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押沙龙就起身,往希伯仑去了。押沙龙打发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说:“你们一听见角声就说:‘押沙龙在希伯仑作王了!’”押沙龙在耶路撒冷请了二百人与他同去,都是诚诚实实去的,并不知道其中的真情。押沙龙献祭的时候,打发人去将大卫的谋士、基罗人亚希多弗从他本城请了来。于是叛逆的势派甚大;因为随从押沙龙的人民,日渐增多。
满了四年,押沙龙看到时机成熟,就欺骗父王大卫准他去希伯仑,向神还愿。希伯仑是大卫开始登基作王的地方,也是押沙龙出生的地方(3:2-3),那里有他的许多发小。大卫一听儿子有如此敬畏的心,就答应他去,这也是他们父子最后一次见面。押沙龙就起身往希伯仑去了,押沙龙一到希伯仑,原形毕露,打发人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要他们一听见角声,就要呼喊“押沙龙作王了。”早已有预谋的押沙龙从耶路撒冷请了二百人与他同去作人质,他们可能都是身居要职的显要人物。他们不知不觉地被当作人质,既可以壮大押沙龙的声势,也可以让耶路撒冷的人心浮动,这一招非常厉害。“献祭”可能一面是还愿,一面是宣告登基作王。押沙龙知道“大卫的谋士”亚希多弗是拔示巴的祖父(23:34),因大卫强奸他孙女拔示巴,谋杀他孙女婿乌利亚而恨恶大卫。况且他足智多谋,能够帮助押沙龙策划叛乱,因此就请亚希多弗来,亚希多弗立即倒戈归从押沙龙,二人坑瀣一气,狼狈为奸,这令大卫十分伤心而震惊(诗41:9;55:12-13),只能求神使他的计谋落空(31节)。亚希多弗的倒戈,大大增加了跟随押沙龙人的士气,因此跟随押沙龙的人民,日渐增多。
4.押沙龙奸父妃嫔:(撒母耳记下16:15,20-22)押沙龙和以色列众人来到耶路撒冷;亚希多弗也与他同来。……押沙龙对亚希多弗说:“你们出个主意,我们怎样行才好?”亚希多弗对押沙龙说:“你父所留下看守宫殿的妃嫔,你可以与她们亲近。以色列众人听见你父亲憎恶你,凡归顺你人的手就更坚强。”于是人为押沙龙在宫殿的平顶上支搭帐棚;押沙龙在以色列众人眼前,与他父的妃嫔亲近。
大卫“留下十个妃嫔看守宫殿”(撒母耳记下15:16),是因为没有想到从小熟读律法的押沙龙,竟然会在亚希多弗的教唆下肆无忌惮地乱伦。亚希多弗和押沙龙一同到了耶路撒冷,押沙龙向亚希多弗问计,亚希多弗既不顾神的律法,也不顾大卫与押沙龙的父子关系,作为熟悉律法的以色列人,竟然教唆押沙龙以乱伦的方式与父亲彻底决裂,而押沙龙竟然也言听计从,公然违背律法。押沙龙与大卫的妃嫔同寝,既是按照外邦人的风俗宣告继承了大卫的王位,也是向百姓宣告他们父子之情从此断绝,自断退路,也断绝了归顺押沙龙的以色列人的退路,使“凡归顺你人的手就更坚强”(21)。
押沙龙与大卫妃嫔亲近的帐棚就支搭在大卫曾与拔示巴秘密犯罪的“宫殿的平顶上”(22节),大卫怎么对待拔示巴的丈夫,拔示巴的祖父亚希多弗就怎么报复大卫。虽然这些事的背后是撒但推动的手,但却应验了神的预言:“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撒下12:11-12)。
押沙龙和亚希多弗两个人所做的不只是在对付大卫,更是在藐视神。大卫的仇敌,就成了神的仇敌。
5.押沙龙被挂:(撒母耳记下18:6-10,14-15)兵就出到田野迎着以色列人,在以法莲树林里交战。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那日阵亡的甚多,共有二万人。因为在那里四面打仗,死于树林的比死于刀剑的更多。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约押说:“我不能与你留连。”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
神垂听大卫的祷告,虽然亚希多弗的良谋很好,但神使押沙龙不听从亚希多弗,却听从大卫朋友户筛的计谋(撒母耳记下17:1-14)。亚希多弗知道押沙龙必败无疑,就畏罪自杀,自缢身亡(撒母耳记下17:23),成为旧约里唯一的一个吊死的人。在两军交战之时,跟随押沙龙的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二万人被杀。押沙龙因着引以自豪一头秀发被挂在橡树上,既上不去,也下不来。押沙龙荣耀的头发成为他的羞耻和绝望,王者专用的骡子离弃了自立为王的人,任凭他挂在天地之间,而“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申21:23)。大卫的仆人看见了,就把这事告诉大卫的元帅约押,约押乘押沙龙还活着,不顾大卫的吩咐,就去杀了他。
6.押沙龙被丢在坑里:(撒母耳记下18:16-17)约押吹角,拦阻众人,他们就回来,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他们将押沙龙丢在林中一个大坑里,上头堆起一大堆石头。以色列众人都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押沙龙一死,这场叛乱就结束了。约押吹角拦阻众人,他们就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了。跟随约押的人把押沙龙丢在林中的一个大坑里,上头堆起一大堆石头。
7.押沙龙柱:(撒母耳记下18:18)押沙龙活着的时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说:“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称那石柱叫押沙龙柱,直到今日。
“押沙龙柱”是为了自我炫耀。天生就长得帅的王子押沙龙,有许多炫耀的资本,但这些资本却要了他的命。他不肯等候继位,急着叛乱篡位,是要炫耀自己秉公行义的能力(15:4);他放弃亚希多弗的计谋,亲自率领大军追击大卫,是要炫耀自己军事指挥的才华(17:11);他在战场上顶着二百舍客勒的头发,是要炫耀无人可比的仪表(14:25)。最后,这一切的炫耀都变成了“一堆大石头”,而“押沙龙柱”已经踪影全无。
押沙龙没能埋入祖坟,“一堆大石头”是可耻的永久纪念,与押沙龙生前为自己留名而立的“押沙龙柱”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大卫的四子亚多尼雅
1.大卫与书念的童女亚比煞:(列王纪上1:1-4)大卫王年纪老迈,虽用被遮盖,仍不觉暖。所以臣仆对他说:“不如为我主我王寻找一个处女,使她伺候王,奉养王,睡在王的怀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于是在以色列全境寻找美貌的童女,寻得书念的一个童女亚比煞,就带到王那里。这童女极其美貌,她奉养王,伺候王,王却没有与她亲近。
斗转星移,此时大卫已经年届七十,不久于人世了,“年纪老迈”,肉体的生命越来越衰微,但属灵的生命却越来越兴旺。古代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指出:当时大卫身体失去火力,感觉寒冷,麻木没有感觉,医生们建议用童女帮他暖身(《犹太古史记》卷7第14章343节)。“书念”位于以萨迦境内(书19:18),以利沙后来在此地曾使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王下4:12-36)。这个美貌的童女亚比煞因此被带到大卫王那里,成为大卫活的“暖袋”。“王却没有与她亲近”指亚比煞与大卫并没有夫妻之实,只是名义上属于大卫,因此身分暧昧,后来被卷入权力斗争之中(2:13-21)。
2.亚多尼雅争夺王位:(列王纪上1:5-10)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做什么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龙之后。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示每、利以,并大卫的勇士都不顺从亚多尼雅。一日,亚多尼雅在隐罗结旁、琐希列磐石那里宰了牛羊、肥犊,请他的诸弟兄,就是王的众子,并所有作王臣仆的犹大人;惟独先知拿单和比拿雅并勇士,与他的兄弟所罗门,他都没有请。
亚多尼雅是大卫的第四个儿子(撒下3:4)。大卫的长子暗嫩和三子押沙龙已死,次子基利押可能早夭,按照列国的惯例,剩下年龄最大的王子亚多尼雅应该是王位继承人,亚多尼雅可能觉得论资排辈也轮到自已作王了,他可能已经听说父王大卫并没有安排他继位(13节),所以要乘大卫年老体弱,要自立为王(11、25节)。亚多尼雅“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自负嚣张的行为也和他哥哥押沙龙一样(撒下15:1)。亚多尼雅和押沙龙一样生得“甚俊美”。大卫过去体贴肉体的感情,不但没有好好管教长子暗嫩、三子押沙龙,也没有好好管教四子亚多尼雅,“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6节),指他父亲从来都没有管教、惩罚过他。结果这三个儿子都狂妄自大、不受约束,最后都死于自作自受。亚多尼雅把自已要作王的野心告诉人,结果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顺从他,帮助他,”约押是大卫的外甥、军队的元帅,祭司亚比亚他是亚伦的四子以他玛的后代、祭司以利的后裔(撒上14:3;22:11,20;24:3”),兼作王的谋士(代上27:34)。这两个人跟随亚多尼雅、抵挡神的旨意,后来约押被所罗门所杀(2:34),亚比亚他被所罗门解职(2:26),撒督代替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王上2:35;代上29:22),应验了神弃绝以利家的预言(撒上2:35-36)。
其他人却不顺从亚多尼雅,这里列举了五个人的名字:“祭司撒督”是亚伦的三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的后裔(代上6:4-8)。在大卫的时代,撒督和亚比亚他同时担任祭司长(撒下20:25)。“比拿雅”是祭司的儿子(代上27:5),他是大卫三十勇士之一(撒下23:20)、大卫外邦人卫队的护卫长(撒下20:23),并担任大卫第三军的军长,每年第三个月服役(代上27:5-6),兼作王的谋士(代上27:34),后来代替约押担任所罗门的元帅(2:35)。先知拿单,神向他启示了大卫之约(撒下7:4),也借着他向与拔示巴行淫的大卫宣告了审判(撒下12:7),还借着他赐给了所罗门一个名字(撒下12:25)。“示每”可能是“以拉的儿子示每”(4:18)。“大卫的勇士”指大卫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撒下23:8-39)。他们都“不顺从亚多尼雅”,忠心等候王的旨意。
3.所罗门受膏作王:(列王纪上1:38-40)于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骡子,将他送到基训。祭司撒督就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人就吹角,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众民跟随他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
先知拿单知道亚多尼雅争夺王位的阴谋后,立即把这事告诉了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要她进去见王,拿单也必帮助她,催促大卫尽快立所罗门作王,免得夜长梦多。拔示巴就听从拿单,大卫看到事情紧急,就吩咐他的众臣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立即去基训膏所罗门作王接替大卫。他们就如此行,祭司撒督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作王。跟随的人就吹角,众民都呼喊:“愿所罗门王万岁!”所罗门受膏作王,彻底粉碎了亚多尼雅争夺王位的阴谋。拿单只是一味地顺服神的旨意,他在所罗门作王的事上又立一功。
4.所罗门饶恕亚多尼雅:(列王纪上1:49-53)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仆人。’”所罗门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
新王所罗门已经登基,亚多尼雅的宾客都怕受连累成为叛党,所以“就都惊惧,起来四散”。祭坛的四面都有角,误杀人的可抓住坛角求神庇护,以获得公平的审讯(出21:3-14),所以亚多尼雅“去抓住祭坛的角”,寻求庇护,希望兄弟所罗门不杀他。亚多尼雅争夺王位,本来当诛。所罗门虽然年轻(约20岁),但做事果断机敏。他答应只要亚多尼雅保持忠心,便会饶过他的性命,他也不会受到一点儿伤害;相反,他若作恶,必要死亡。所罗门给了亚多尼雅选择的自由,他的存亡就看他如何选择。所罗门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见所罗门,向所罗门王下拜,表明亚多尼雅承认所罗门的王权,感谢所罗门不杀之恩。这样所罗门就顺利登基了。所罗门让亚多尼雅回家去吧!
5.亚多尼雅妄求亚比煞:(列王纪上2:13-18)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
亚多尼雅作王的野心却不死,这野心使他不得安生。他就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在大卫剩下的众子中,亚多尼雅年纪最大,所以他说“国原是归我的”,可见他对所罗门得国耿耿于怀。“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表明亚多尼雅不是不明白神的旨意,而是不甘心顺服神;也表明亚多尼雅想借着承认所罗门的王位,来骗取拔示巴的同情。亚多尼雅求拔示巴一件事:请所罗门把书念的女子亚比煞给他为妻。古生代中东在王位交替的时候,继位者常常接收旧王的妃嫔,继续原有的关系网。而人若想染指后宫,都会被视作叛逆或篡位。亚比煞并不是大卫正式的妃嫔,身分比较暧昧,所以亚多尼雅的请求是试探虚实,是谋夺王权的第一步。
6.亚多尼雅被杀:(列王纪上2:19-25)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拔示巴说:“我有一件小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王说:“请母亲说,我必不推辞。”拔示巴说:“求你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给你哥哥亚多尼雅为妻。”所罗门王对他母亲说:“为何单替他求书念的女子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他是我的哥哥,他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所罗门王就指着耶和华起誓说:“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照着所应许的话为我建立家室;现在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于是所罗门王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
亚多尼雅求拔示巴的“一件事”,到了拔示巴口中却成了“一件小事”。拔示巴请求所罗门,把亚比煞给了亚多尼雅为妻。所罗门虽然年轻,但却非常聪明,立刻看出了“小事”之后所隐藏的事,看穿了亚多尼雅的阴谋,讽刺母亲拔示巴为何单替亚多尼雅求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所罗门立即指着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于是所罗门王差遣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比拿雅是护卫长,后来成为所罗门的元帅,他为所罗门执行了三个死刑:亚多尼雅(25节)、约押(34节)和示每(46节)。
如果所罗门害怕亚多尼雅“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就会得寸进尺,继续“求国”。支持他的势力就会受到鼓舞,重新起来跟随他。所罗门果断地杀了亚多尼雅,彻底败坏了他作王的野心,坚固了所罗门的王位。
亚多尼雅妄求亚比煞不成,反而断送了自已的性命,亚多尼雅的野心使他自取灭亡,这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总结:押沙龙与亚多尼雅作为当朝大卫王的儿子,本当大有尊荣,最后却都死于非命,押沙龙阴谋造反时被大卫的元帅约押所杀,亚多尼雅作王的野心不死,被自已的兄弟所罗门王所杀,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成为后世的警戒。
上一篇:经上五个被箭射中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