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出埃及记三十二7-14;提摩太前书一12-17;路加福音十五1-10
引言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通过盛大的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习主席强调: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指: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推己及人,帮助他人成就,是怜悯的具体行动,这和基督教的教义是非常契合的。今天藉着以上所读的经文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当存感恩怜悯之心》。
一、耶稣存怜恤之心寻找迷羊
“怜恤”这个词由“怜”与“恤”两个字组成。“怜”表示同情;“恤”表示体恤,整体词义聚焦于对他人困境的认知与行动双重关怀。对他人遭遇表达同情并给予关怀,“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五7)。
路15:1-2节记载: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当时税吏因为效忠于罗马政府收自己同胞的钱,是被以色列人所不齿的。上帝要他的子民做一个圣洁的人,不可以犯罪。罪人是不圣洁的,同样是被以色列人所不齿的,耶稣当时就坐在这些罪人和税吏中间,当然,这时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开始议论耶稣,旧约中:罪人和不洁净的人是不可以入耶和华的会的。这是以色列人的传统观念,而耶稣不仅不排斥这些人,乃是坐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起吃饭,耶稣面临这样一个处境,面临法利赛人的疑问和指责,耶稣就用“寻找失散羊”的比喻来回应法利赛人及文士们的议论。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其中的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留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到了,他就欢欢喜喜地把羊扛在肩上。他回到家里,请朋友和邻舍来,对他们说:‘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失去的羊已经找到了!’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十五3-7)。
保罗说耶稣基督降世就是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路15:8-10节,耶稣还讲了妇人失钱的比喻,耶稣用妇人失钱的比喻来回应法利赛人与文士的议论:“同样,哪一个妇人有十块钱 ,若失落一块,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呢?找到了,她就请朋友和邻舍来,对她们说:‘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到了!’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上帝的使者也是这样为他欢喜”。“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一15)。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这两个比喻实际上是一样的,耶稣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他和我们这些罪人一起吃饭,医治、拯救我们,我们要学像耶稣基督有一颗怜恤人的心。
二、摩西舍己为犯罪百姓祈祷
1、耶和华上帝发怒的原因:以色列人拜金牛犊
耶和华吩咐摩西:“下去吧,因为你从埃及领上来的百姓已经败坏了。他们这么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头牛犊,向它跪拜,向它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明’”。耶和华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惩罚: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看哪,他们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现在,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灭绝他们,但我要使你成为大国”。
2、摩西如何向上帝求情?
摩西提醒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拯救计划,摩西恳求耶和华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能大力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他提醒上帝对埃及人的见证:“为什么让埃及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灾祸给他们,在山中把他们杀了,将他们从地上除灭’呢?求你回心转意,不发你的烈怒,不降灾祸给你的百姓”。
所以,摩西为犯罪的百姓祈求耶和华:要纪念祂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誓约;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向他们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要将所应许的这全地赐给你们的后裔,让他们永远承受为业。”摩西能够舍己为犯罪的百姓去祷告,他并不是高高在上。摩西求情的结果是耶和华上帝改变心意,不把所说的灾祸降给他的百姓。
三、丰盛恩典使保罗心存感恩
1、使徒保罗的自我认识
保罗感恩耶稣基督对他的呼召与差派:“我感谢那赐给我力量的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因为他认为我可信任,派我服事他”。保罗感恩耶稣对祂的呼召和差遣。比较保罗蒙恩前后的不同:我从前是亵渎、迫害、侮慢上帝的人;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为我是在不信、不明白的时候做的。而且我们的主的恩典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
保罗从最初对上帝的不理解、不信神、亵渎神、辱骂神到后来的感恩。为了神的福音,保罗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受了很多磨难。同样现在我们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虽然制度较多,但是是让教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合理合法的开展宗教活动。
2、保罗见证耶稣基督是来要拯救罪人的
“基督耶稣降世,为是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好让基督耶稣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一15-16)。除了保罗,约瑟也是,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看到神与他们同在,神对他们的看顾与保守。一个人经历的困难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能够感受到神的恩典有多大。
保罗的小结:愿尊贵、荣耀归给永世的君王,那不朽坏、看不见、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一17)
四、结语
今天,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经历怎样的事情,只要我们愿意悔改为神所用,相信也会成为和保罗一样的人。一切荣耀都归给神!就像诗班献唱的:我们不要被这个世界,被这个环境所蒙蔽,我们应当做一个神所喜悦的人。我们要像耶稣一样有慈悲、有怜恤的心;要像摩西一样能够舍己,为他人着想;也要像保罗一样,能够唱得胜的凯歌。我们经历神的恩典要感谢神,而不是埋怨。所以,一个基督徒应当有感恩和怜恤之心,在这个世界上去怜恤更多的人。做一个神所喜悦的人,活出主所要的样式。
上一篇:同心合意建造神人共悦的教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