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做最终的得胜者

日期:2025-10-29作者:韩怡然

 

经文:约珥书二23-32;提摩太后四6-8,16-18;路加福音十八9-14

引言

在基督教灵修名著《天路历程》这本书中,我们都是天路客,渴望到达终点,渴望得胜,如何才能成为最终的得胜者呢?在世界的眼光中,得胜常与权力、财富、声望和健康画等号。然而,在神国里却不是这样,真正的得胜并非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成为怎样的人;不在于我们一时的风光,而在于一生的持守;更不在于我们自我的义,而在于神的怜悯与恩典。

今天,我们将透过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中的临终告白、主耶稣在路加福音中讲述的比喻,以及先知约珥所传递的应许,一同来探寻这条通往终极胜利的道路。藉着所读的经文与大家分享《做最终的得胜者》。

一、保罗的告白

在提摩太后书中,我们读到的是属灵伟人保罗在人生终点时的生命总结。这不是一篇充满遗憾的回忆录,而是一曲得胜的凯歌;不是对过往苦难的抱怨,而是对将来荣耀的确信。

1、回顾一生

保罗开篇便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提后四6)。“被浇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他将自己的生命视作献给神的祭物。在旧约的祭礼中,酒被浇在祭物上,象征着祭物的完全奉献。保罗看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祭,为主的工作而倾尽所有。他没有将死亡看为恐怖的终结,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庄严、荣耀的时刻,是他事奉的最高潮和完成。

紧接着,他用三个精炼的短语回顾了他的一生:“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四7)。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保罗所打的“仗”是属灵的争战,与罪恶争战,与世界的诱惑争战,与撒但的诡计争战,也与内心的老我、自己的软弱争战。保罗没有回避这场争战,他勇敢地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在传扬真理、建立教会、持守真道的各个战场上,奋勇作战。他遍体鳞伤,却从未投降。一个得胜者,首先是一个认清争战事实并勇于投入的战士。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保罗的路充满了BP、船难、饥饿、危险和各样的艰难(林后十一23-28)。然而,他始终目光坚定,向着标竿直跑,从未偏离方向,也从未中途放弃,他跑完了神托付给他的全程。得胜者是那些不看环境、不顾艰辛、坚持跑到终点的人。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在一切挑战和BP面前,最重要的是对真道的持守。异端搅扰、假教师迷惑、世人讥诮,都未能动摇保罗对基督福音的忠诚。他像忠心的管家,守护着纯洁的真理,并将其完整地传递给了下一代。

基于这无憾、无悔的一生,保罗可以满怀信心地眺望未来:“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四8)。请注意,这冠冕是“公义的”,因为它来自公义的主,也赐给那些凭信心活在神面前、蒙神称义的人。这冠冕不是保罗靠自己挣来的,而是神对他忠心的赏赐,是恩典的最终彰显。保罗的得胜,在于他忠心地回应了神的恩召,并因此配得那荣耀的奖赏。他的告白告诉我们,最终的得胜,在于我们能否在见主面时,像他一样,无愧、无惧也无憾。

2、持定信心

然而,保罗的得胜之路并非总是伴随着鲜花与掌声。在他人生的最后关头,他经历了极度的孤单和背叛。“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提后四16上)。这是何等的凄凉!曾经的同伴,在患难时刻选择明哲保身。若按世人的标准,这无疑是失败的印记。但保罗的反应令人惊叹:“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提后四16下)。他没有苦毒,没有抱怨,反而效法主耶稣在S字J上的祷告,为离弃他的人代求,表明他的生命已经被基督的爱彻底征服,胜过人性中报复的恶念。

更重要的是,在人的帮助全然断绝之时,他经历了神信实的同在:“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提后四17-18)。这里的“救”并非指肉身免于死刑,因为他即将殉道。这里的“救”指灵魂的得胜和保守。神加给他力量,使他在凯撒的法庭上,能放胆传扬福音,使外邦人的王——可能指罗马的官员或听众——听见;神救他脱离“狮子口”,是保守他的信仰不至失丧,使命得以完成;最终,神要救他进入天国,这才是终极的、完全的拯救。

保罗的信心正是在看似“失败”的境况中,持定神永不改变的同在。他的得胜在于,坚信无论生死都属于主,并且主要将他安然带入永恒的国度。保罗之所以能成为得胜者,关键在于生命中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从BP教会的法利赛人扫罗,变为基督的使徒保罗。这个转变的根源在于他明白神的心意,经历神的怜悯。路18章中耶稣讲的比喻,正是揭示这一至关重要的真理。

二、转变的契机

1、明白神的心意

路18:9—14节记载的这个比喻是针对“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人而说的。法利赛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熟读摩西律法,他在神面前数算自己的义行:禁食、奉献十一。他以为靠这些外在的行为可以换取神的悦纳,结果耶稣却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反观税吏,一个人人都认为罪大恶极的人,没有任何可夸的善行,却祷告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结果,耶稣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

为什么?因为法利赛人不明白神的心意,神拣选以色列人,给他们律法、诫命,不是让他们彰显自己的义,而是人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让万国万邦都能看见神子民的生活方式、信仰方式,在万国万邦中成为神荣耀的见证。所以法利赛人这种“自义”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耶稣的喜悦。税吏深深知自己是个罪人,不是指行为上的罪,而是在内心深处,他明白神要来拯救罪人,因此,他谦卑俯伏在神面前。保罗也是如此,曾经是一个BP基督徒的人,但被圣灵光照以后,并没有立刻为主做工,而是寻求神的心意,踏上传福音的道路。

2、神的怜悯

先知约珥的时代,犹大国遭遇了空前的大灾难——蝗虫之灾。这灾如此可怕,象征着神的审判。然而,在灾难中,神呼召百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珥二12)。当百姓真正悔改时,神的应许便临到。“耶和华就为自己的地发热心,怜恤他的百姓”(珥二18)。神的行动源于他的“热心”和“怜恤”。他的怜悯是他行动的最终原因。神应许要恢复被蝗虫吃尽的岁月,赐下秋雨春雨,使五谷、新酒和油重新充盈(珥二23-24)。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恢复,更是属灵上蒙福的象征。神如此行的目的,26-27节清楚地表明:“我的百姓必永远不至羞愧。你们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间,又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这段经文深刻地告诉我们,我们生命中被“蝗虫”吃尽的岁月——那些因我们的罪、软弱、失败而荒废的年日——神能够并且愿意恢复。这恢复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挣扎,而是靠他丰盛的怜悯。正如他为悔改的以色列人补还蝗虫所吃的,他也能为我们补还我们所失去的。他是使万物复苏的神。

这与路加福音的比喻一脉相承。税吏之所以能“算为义”,回去享受与神和好的平安,根源在于神乐意施恩给谦卑痛悔的人。我们生命的转变与成长,事奉的力量与果效,最终能得胜的保障,其源头都不在我们里面,而在神那长阔高深的怜悯之中。抓住神的怜悯就是抓住生命和事奉的终极动力。当我们像那个税吏一样投靠在神的怜悯之下时,就从自义的捆绑和行为的咒诅中得了释放,从而能真正开始一场靠着恩典得胜的旅程。明白得胜的根基是神的恩典与怜悯,我们就不再依靠自己,而是学习依靠神所赐的资源和应许,在这条天路历程上忠心到底。

三、忠心到底

圣经为我们指明了在末后时代持守真道、得胜有余的两大保障。

1、圣灵的恩赐

在应许了物质的恢复之后,神透过约珥预言了一个更伟大的恢复——圣灵的浇灌。“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珥二28)这个应许在五旬节时由彼得宣告已经应验(徒二16-21)。圣灵的降临是末后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神子民得胜的核心资源。

圣灵的浇灌带来什么?“儿女要说预言,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这意味着在圣灵里,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直接领受从神而来的话语和引导。神的仆人使女都能被圣灵充满,为神作见证,不仅限于特定的阶层(如先知、祭司),普通的信徒也能敬拜神,为神作见证。

对于今天的我们,圣灵的内住与充满是我们能在这个邪恶的世代中站立得稳、并为神做有效见证的关键。圣灵使我们明白真理(约十六13),赐给我们能力传扬福音(徒义8),赐下各样的恩赐来建造教会(林前十二7),并在我们心里作印记,证明我们是属神的(弗一13-14)。他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

2、信为盾

提后4:16—18节记载让我们再次回到保罗的见证,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场争战中,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是雄辩的口才吗?是众人的支持吗?是罗马公民的身份吗?都不是。他所使用的,是信德的盾牌。在“人都离弃我”的绝境中,他宣告“惟有主站在我旁边”。他看重的是“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他坚信主必救他脱离凶恶,并接他进入天国。这信心就是他的盾牌。这盾牌挡住了孤独的火箭、背叛的火箭、死亡的火箭,以及一切来自那恶者的攻击。他的肉身虽被囚禁、将被处决,但他的灵却因着信心,如同坐在天上,得享在基督里真正的自由与胜利。

对于我们而言,这条道路同样如此。我们前方的道路或许会有艰难,有孤单,有看似无法逾越的难关,甚至可能有为主殉道的考验。但神所要求于我们的,不是靠我们自己胜过这一切,而是拿起信心的盾牌。信靠他的应许永不改变,信靠他的恩典够我们所用,信靠他的同在永不离开,信靠他的国度是我们永恒的家乡。

四、结语

成为最终的得胜者,是一条贯穿一生的道路。愿我们都能在今天立定心志,靠着神的恩典,谦卑自己,被圣灵充满,以信心为盾,奔跑我们各自的征程,直到在那日,与保罗同证:“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愿我们都成为最终的得胜者!

2025年10月26日晚间崇拜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