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基督徒的家国情怀,

日期:2025-09-23作者:唐 莉

 22219_200805030621221.jpg

经文:诗篇137篇,122篇

引言

诗篇137篇是一首群体的哀歌,纪念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件,以色列人当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被巴比伦人轻视和欺压,内心非常伤痛,所以诗篇137篇是一首群体的哀歌。诗篇中的歌词表达了以色列人对耶路撒冷的忠诚,并祈求神向那些对耶路撒冷遭毁灭的人,施以公平的惩罚。藉着这首哀歌,我们要分享的题目是《基督徒的家国情怀》。

犹太民族是上帝亲自所拣选的子民,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民对自己的身份有一种优越感,只有他们是上帝的子民,以致于他们将所有除他们以外的民族都称为外邦人;又因他们熟知律法,遵行律法,所以善于批判和审判人。但神与以色列民不同,神是所有人的神,是普世天下的神,因此,在神眼中所有的民族都是平等的。神的属性是公平、公义,以色列民虽为神的子民,在神面前却没有特权,不能任意批判人、审判人,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以色列民不听从神的话,悖逆神的旨意,神并没有因他们是神的子民就纵容他们,神派先知发预言提醒、警戒他们,但他们仍旧不听,神就击打他们,以色列民被掳到外邦各处,神定意将他们打散了。因此,在以色列民族历史上,他们是有福的,因他们被称为神的子民;以色列民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二战期间,希特勒大肆屠杀以色列人。

一、以色列的家国情怀

音乐是以色列人重要的文化符号,自古以来,以色列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诗一三七1—3)!诗人一开始用“曾”这个字,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在被掳之地,以色列人不能随意唱歌跳舞,必须服从巴比伦人的管理。巴比伦人命令以色列人唱歌,所以,以色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诗人回想犹太人作为俘虏在巴比伦生活的日子。在那里,掳掠他们的巴比伦人要他们作乐,唱锡安歌。锡安歌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是圣歌,是专门赞美、称颂神的诗歌。那些掳掠犹太人的巴比伦人让犹太人唱这样的诗歌供他们娱乐,是对犹太人信仰的肆意践踏,也不尊重犹太人所信的神;对犹太人凄惨的遭遇兴灾乐祸,所以,诗人思想到他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想到锡安就哭了。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一三七4—6)。犹太人不在巴比伦人面前唱耶和华的歌,因为巴比伦听耶和华的歌不是为了敬拜神,而是供他们娱乐消遣,所以,犹太人不在他们面前唱耶和华的歌,并且说:“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一三七5-6)。“右手忘记技巧”就是不能再弹奏乐器(拨弦);“舌头贴于上膛”就是不能再唱歌。他们不能忘记也不愿忘记耶路撒冷,也就是他们的国家。由此我们看到,犹太人迫切的爱国之心及深切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他们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国家。

“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一三七7—9)。这几节经文记载了:

巴比伦人在耶路撒冷用过分的暴力对待无助的百姓。

以东人面对比巴比伦人的暴行,对耶路撒冷的百姓兴灾乐祸。(7节)

巴比伦人残暴的行为,将犹太人的婴孩活活摔死。(9节)

巴比伦人残暴对待以色列人,几乎采取的是种族灭绝政策(摔死犹太人的婴孩),而以东人的幸灾乐祸更是雪上加霜。面对巴比伦人和以东人所做的事情,诗人说:“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他们没有忘记侵略者对于他们民族所做的事情,并且在神面前祷告,求神为他们报仇,并且感谢能为他们报仇的人。我们在信仰中常常讲要“爱人如己”,但对于危害国家、危害民族、危害教会的行为,我们不能一味地容忍和退让。就像犹太人面对巴比伦人和以东人的暴行,他们在神面前祈求公义的审判,这并不是违背“爱人如己”的原则。因为这种暴行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家国、信仰和尊严,是对正义和公义的践踏。由此可见犹太人爱国、爱民族的心以及他们的家国情怀。

二、耶稣基督的家国情怀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十九41—44)。

“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耶稣哭了”(约十一28—35)。

耶稣基督的家国情怀体现在他对自己民族的关心与爱。耶稣基督的喜怒哀乐是和自己的国家、民族、同胞紧密相连的。路19:41—44节和约11:28—35节记载了耶稣看到耶路撒冷将要被毁时的哀哭;耶稣也看到与马利亚在一起的人为拉撒路的死而哭泣时,耶稣也哭了,这是作为人子的耶稣基督真情实感的流露。耶路撒冷如果被毁坏,以色列民族就没有地方敬拜上帝,就不能敬拜神,所以耶稣为城哀哭,更为以色列民族哀哭。

耶稣基督的家国情怀体现在他对国家法律、制度的遵守。太17:24-27节记载鱼口得银的事情,体现出耶稣清楚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神子;又是国家的公民。耶稣时代的以色列民已经没有自己的国家了,犹大是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存在,即使如此,耶稣仍旧遵行罗马帝国征收丁税的规定。同时,也说明耶稣对于跟随者的教导非常到位,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

通过福音书记载的以上三件事情,我们看到面对国家与民族,耶稣从未将自己从中抽离出来,而是积极的遵守国家的一切制度,服从国家的管理,与自己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耶稣基督的家国情怀为我们作了美好的榜样,今天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该如何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呢?

三、基督徒的家国情怀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因耶和华我们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诗一二二6—9)。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二1—3)。

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有双重身份,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国家的公民。爱国家、爱民族既是圣经中的教导,也符合国家的要求。2017年,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今天分享的《基督徒的家国情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的爱国,作为基督款来说,我们当如何爱国?基督徒的家国情怀又如何呢?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因耶和华我们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诗一二二6—9)。耶路撒冷是犹太文化、宗教、政治的中心,是犹太的首都,代表一个国家。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诗人是如何爱国家、爱民族。

1、为国家求平安(诗一二二6上)。

2、祝福爱国的同胞(诗一二二6下)。

3、祝福执政掌权者(诗一二二7)。

4、爱同胞(诗一二二8)。

5、为国家求福(诗一二二9)。

如果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并学习和效法耶稣基督留下的美好榜样,这就是爱国。耶稣基督在爱国家、爱民族方面为我们作了美好的榜样。作为基督徒来说,我们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国家的公民。作为天国的子民,要遵守圣经的一切教导;作为国家的公民要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一切制度。从旧约到新约,上帝从来没有把我们的信仰与国家、民族割裂开来。我们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就要为国家求福。因为基督教的信仰与国家、民族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

保罗说:“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二1-3)。使徒保罗劝诫我们祷告时要把为民族、同胞、国家祷告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我们这样行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关怀,体现作为公民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顺服神旨意的表现,因为神希望他的子民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祝福;最后,神喜悦、悦纳我们为民族、同胞、国家的祷告。因此,保罗提到爱国家、爱民族不仅是对我们个人有益处,更上升到信仰层面,讨上帝的喜悦。

四、结语

今天,我们既体会到了以色列民族浓烈、真挚的家国情怀,也看到了耶稣基督在爱国家、爱民族方面为我们做出的美好榜样,保罗更是将爱国家、爱民族上升到信仰的层面,追求讨神的喜悦。唯愿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遵守圣经的教导,成为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基督徒,更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祝福!

上一篇:谦卑与舍己的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