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禁果为何没禁住

日期:2025-08-23作者:靳新元

 

经文:创3章

人类始祖面对那棵“分别善恶树”的禁令,终究未能守住那颗诱人的果实。究其根源,并非禁令本身有何瑕疵,而是深植于人性中的三重枷锁,使其难以抵挡诱惑。

其一,本能的惯性如洪流难遏。

恰似疾驰之车,纵使猛踩刹车,巨大的惯性仍推其向前滑行。

始祖眼中,那果子“悦人眼目”,激发起难以抑制的原始渴望。这如同今人面对珍馐美味,明知暴食伤身,当色香扑鼻、味撩舌尖,理性的堤坝瞬间被欲望的洪流冲垮。

我们常被感官与情绪本能驱动,如路怒者明知鸣笛无济于事仍狂按不止,陷入“随心所欲”而不自控的泥沼。

其二,思维的惰性筑起认知高墙。

始祖夫妇未能禁住诱惑,另一关键在于其“慵懒”。

他们未曾尝试叩问,未曾寻求理解禁令背后的深意,只是被动接受或暗自揣测。

当疑虑升起,主动沟通与求索本是消解困惑、获得真知的途径。这份思维的惰性,使人安于模糊与臆测,畏惧深入探究的艰辛,最终在盲从中迷失方向。

其三,贪婪的欲壑是无底深渊。

园中佳果万千,皆可自由取食,始祖却独独觊觎那唯一被禁止的果实。这便是贪婪——永不知足的心魔在作祟。

它使人忽视已有之福,无限追逐禁域之幻影。

恰似痛饮盐水,愈饮愈渴,贪婪驱使人向世界无尽索取,而每一次满足,不过是点燃下一次更大欲望的火种,循环往复,痛苦遂生。

禁果终究未被禁住,此非神谕之失,实乃人性固有迷失。它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人类面对诱惑时,那难以驯服的本能冲动、怠于深思的认知惰性,以及欲壑难填的贪婪本性。洞悉此三重枷锁,或许正是我们挣脱奴役,走向真正自由的开始。

上一篇:摔跤中学习的功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