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22:1-18;太19:27-30
人们只所以会甘心乐意地献上,一是为了感恩;二是为了更多的得着。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献上与得着》。
一、亚伯拉罕献上一个儿子得了无数的子孙
1.神吩咐亚伯拉罕 献上以撒:(创世记22:1-3)这些事以后,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 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当以撒长成大小伙子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吩咐他带着独生的儿子以撒,往 80公里外的摩利亚地,在神所指示他的山上,把以撒献上为燔祭。神如何吩咐,亚伯拉罕就如何行,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就带着以撒去了。
2.亚伯拉罕奉献以撒:(创世记22:9-12)他们到了 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第三天,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就在那里筑坛,捆绑他儿子以撒,亚伯拉罕伸手拿刀,要杀他儿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早已守候在一旁的使连声呼叫亚伯拉罕,指示他千万不可在童子身上下手 。神已经知道他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他没有为自已留下最宝贵的儿子以撒不给神。
3.耶和华以勒:(创世记22:13-14)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 ,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那么,作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当亚伯拉罕举目观看时,就像神使夏甲看见一口水井(21:19),神也使亚伯拉罕看见那只公羊。原来,神早就预备了“一只公羊”代替以撒作燔祭牲,这正是代赎的原则。“公羊”原文是“公绵羊”,是神所预备的代赎羔羊,预表主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救赎就是神用祂所预备的“神的羔羊”来代替承受应许的人而死,让承受应许的人可以活在神的面前。亚伯拉罕爱神,神就让他经历耶和华以勒。
4.神应许使亚伯拉罕的子孙多起来:(创世记22:15-18)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神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因着亚伯拉罕听从神的话,献上独生爱子,满足了神的心,因此神指着自已起誓,神要赐大福给他,使他的子孙多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天上的星”指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凡信主的,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海边的沙”指亚伯拉罕肉身的子孙,无论是灵里的还是肉身的,都已然未然。
亚伯拉罕所献上的是以撒一个儿子,却因此得回了无数的子孙;凡将自己当作一个子粒献给神,“落在地里死了”,也会在复活的大能里得回许多子粒(约12:24)。且使他的子孙得着仇敌的城门,“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代表完全得胜,这是新的应许。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的后裔耶稣基督得福。
二、哈拿献上一个撒母耳得了三子二女
1.哈拿没有儿女:(撒母耳记上1:1-2)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
“以利加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已经拥有、神已经创造”。他属于利未支派的哥辖族,是可拉的后裔(代上6:22、27),他们的城邑位于以法莲支派的境内(书21:20-21),所以说是“以法莲人”。“哈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恩典”,“毗尼拿”的意思可能是“宝石”。旧约没有禁止一夫多妻,但神为人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创2:21-24;太19:3-6),破坏者必有苦楚。可能是哈拿不生育,以利加拿才又娶了毗尼拿为妻。毗尼拿有儿女,哈拿哈拿没有儿女。在旧约,妇人不生育被视为一种耻辱(创30:23)。
2.对头的恨与丈夫的爱:(撒母耳记上1:6-8)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
以利加拿的另一个妻子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对头看到别人的缺陷,找到别人的软肋,借机攻击,为使别人生气,一直攻击,为要激动哈拿,使她生气。以利加拿爱哈拿,他们上圣殿献祭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以为物质的丰富就能满足哈拿;毗尼拿生怕哈拿不生气,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以利加拿看到爱妻哈拿“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就来安慰她。但人的爱何等的有限,无助、无能。人的爱心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解决不了根源的问题。
3.哈拿许愿的祷告:(撒母耳记上1:10-11)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哈拿面对自已的不生育,对头毗尼拿的恨之入骨与丈夫以利加拿的爱莫能助,把自已的难处带到了神的面前,哈拿相信神能使她生育,肯帮助她也能帮助她,因此把自已的愁苦带到了神的面前,在神面前作了一个倾心吐意、许愿的祷告,祈求万军之耶和华垂顾她的苦情,赐给她一个儿子,她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作拿细耳人。
4.撒母耳的出生:(撒母耳记上1:19-20)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
次日清早,他们就起来回家去了。以利加拿和哈拿同房,神顾念哈拿,哈拿就怀了孕。人使人伤心、失望乃至绝望,但这位神赐给人盼望。日期满足,哈拿就生下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意思是“祂的名是神”,意思是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撒母耳”这个名字不住地提醒哈拿:撒母耳是向神求来的!可见哈拿是个知恩、感恩的人。撒母耳的出生,结束了哈拿不生育的、羞辱的过去。
5.撒母耳的奉献:(撒母耳记上1:24-28)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撒母耳断奶后,哈拿就照着所许的愿,把自已独生的儿子奉献给神,向神献上感恩的祭(还愿祭)。哈拿把孩子撒母耳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见证自已就是在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她祈求就是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经将她所求的赐给她了,所以她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利未人任职的岁数是二十五至五十岁(民8:24-25)。但撒母耳不但是利未人,也是终身奉献的拿细耳人,所以从小就开始事奉神,且终身侍奉神。
6.以利为以利加拿和哈拿夫妻祝福:(撒母耳记上2:20)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
几年前,以利给哈拿的祝福已经应验在哈拿身上(1:17),此时,以利再次给以利加拿和哈拿夫妻祝福“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就是撒母耳。以利加拿和哈拿就带着祝福回本乡去了。在随后的几年里,以利的祝福就应验在哈拿身上。
7.神赐给哈拿三儿二女:(撒母耳记上2:21)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哈拿把自已的独生子撒母耳奉献给神,证明她是认识恩典、懂得怎样运用恩典的人,所以神就赐下更大的恩典,赐给她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使哈拿由不生育的妇人成为多子的乐母。(诗篇127:3)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
神也大大使用撒母耳,以利去世后,神兴起撒母耳,使他身兼祭司、先知、士师三职,在以色列由士师过度到王国时代的过程中,撒母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他先后膏立了扫罗与大卫两任君王,撒母耳被称为“转变时代的工人。”
三、神为持守什一奉献者敞开天上的窗户
1.犹大人因夺取神的供物受到咒诅:(玛拉基书3:8-9)人岂可夺取 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
神指责犹大人竟夺取神的供物,犹大人好奇地问神“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神告诉他们就是在“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着犹大人夺取神的供物,所以神使咒诅临到他们身上。
“夺取”原文是“抢劫”。奉献是把神所赐恩典的一部分还给神,我们若不肯把神所托付的财富用在神指定的用途上,就是抢劫“神之物”。“当纳的十分之一”指根据律法规定,土地的出产“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利27:30),神把这十分之一“赐给利未人为业”(民18:24)。而利未人又要将所得的十分之一“作举祭献给耶和华”(民18:28),神再把这十分之一“归给祭司亚伦”(民18:28)。“当献的供物”包括百姓所献的祭牲中归给祭司的分(出29:27-28;利7:32;民5:9 ),每年带到耶路撒冷与仆婢、利未人分享的第二个十分之一(申14:22-23),以及每逢第三年与本城的利未人、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分享的第三个十分之一(申14:28-29)。因此,以色列人平均每年大约要奉献25%。
“福分”(2:2)和“咒诅”都是西奈之约中的条款(出20:5-6)。百姓“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都是神先把恩典赐给人,人照着神的心意分配恩典。百姓若顺服神,就能长久地活在恩典里(申28:1-12),成为流出恩典的管道;百姓若私吞恩典、“夺取神之物”,神就会收回恩典,“咒诅”的条款(申28:13-68)就自动“临到你们身上”,以致“福分变为咒诅”(2:2)。
2.神要为持守什一奉献者敞开天上的窗户:(玛拉基书3:10)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神应许犹大人若“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以此试试神“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试试”原文与“试探”是同一个词。神禁止人“试探神”(申6:16;诗95:9),在此却鼓励百姓“试试”祂,神要百姓不妨付点代价“试试”神,看看神是不是真实的。“我家”指圣殿。“仓库”可能指圣殿的府库(代下31:11-12)。向神奉献是百姓当尽的责任。神并没有给利未人分配地业,而是让他们靠着百姓的什一奉献生活,既叫利未人学习信心的功课,也叫百姓学习顺服的功课。因此,神家是否有粮、利未人是否得饱足,就成了百姓与神关系的试金石。“敞开天上的窗户”比喻神将恢复正常的降雨(创7:11;申28:12;王下7:2),带来丰收。
3.神要赐福给犹大地:(玛拉基书3:11-12)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 ,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百姓若持守什一奉献,神就为他们斥责蝗虫,也不使葡萄树掉果子。万国也要称犹大人是有福的,他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蝗虫、掉果子”都是大旱之年常见的灾难,和旱灾(申11:17)一样,都是圣约之中背约的咒诅(申28:30、38)。持守圣约就不会有虫灾、旱灾。因此,神并不鼓励人用奉献来“试试”祂,神对我们的要求是“听命”和“顺从”(撒上15:22),就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犹21)。
四、为主撇下(献上)的得着百倍承受永生
1.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马太福音19:27)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
当耶稣出来工作,呼召西门·彼得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马太福音4:20)。”“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路加福音5:11)。”现在,彼得考虑的是“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彼得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今天既已经‘有所撇下’,就应当在将来‘有所得着’,这样才算合理。“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这也是每个跟随主的人会思考的。
(腓立比书3: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保罗能够为基督将万事当作有损的,是因他以认识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保罗甘愿为基督丢弃万事,看作粪土,就是为要得着基督。万事与至宝基督相比,不过是粪土。
2.得着百倍承受永生:(马太福音19:28-30)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主耶稣没有责备彼得,反而把神的心意启示给门徒。“复兴”原文字义更新,复原,重生。“到复兴的时候”指当主再来,带进千年国度,万物复兴的时候(徒3:21);那时,主要坐在宝座上作王(启11:15),并有宝座赐给跟从祂的得胜者,其中包括十二使徒,他们要审判以色列民,而教会中的得胜者要在天国中做王(启20:4)。这说明教会并不会代替以色列人在天国中的地位。
“房屋与田地”指不动产,“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指亲情。“承受”原文字义得着嗣业,得着分配。“必要得着百倍”这是指在今世就能得着丰满的享受和喜乐(参可10:30);凡在主内的弟兄姊妹,亲似自己的家人,并且还能分享他们的所有。“并且承受永生”是指在来世得着永远生命的福乐(参路18:30)。
凡我们不愿“撇下”的东西,最后终究会失去。凡我们愿意为主的名“撇下”的东西,最后必要在今世和永生里得着更丰盛的奖赏。
“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本句是警告的话;‘然而’一词乃是对彼得自满于目前光景(参27节)的警告。人若将为主摆上的引为炫耀自夸,固步自封,就必落到‘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本句是鼓励的话;虽然在起头的时候落在人后,但并不就此决定一切,因此仍有可能变成超前。如保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哥林多前书15:7-10)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BP 神的教会。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 神的恩与我同在。
主耶稣后来再次有此教导(20:16)。本节既是(19:13-29)的结论,又是(20:1-15)的下一段教导的首句。
结语:亚伯拉罕听从神的吩咐献上他独生的儿子以撒,结果,神使他得了无数的子孙。哈拿把自已的独生子撒母耳终身奉献给神,神就使她由一个不生育的妇人成为多子的乐母。神应许百姓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奉献给神,神将倾福与他们,甚至到了无处可容的地步。彼得撇下所有的跟从主,因此关心“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应许:为主撇下(献上)的,今生得着百倍,来世承受永生。
上一篇:亚伯拉罕家的三个使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