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讲章网

你看见什么了?

日期:2025-08-24作者:刘凌维

 40c1568a0caf4680e5163d700b85755d.jpg

经文:可8:22-25

在四福音众多的神迹记载中,《马可福音》8章22节至25节伯赛大盲人得医治的故事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它包含了一个“未完成”的插曲。众人期待耶稣即刻行动,他却拉着盲人离开村庄,分两次按手医治。第一次触摸后,视力模糊;第二次按手,才全然清晰。这并非耶稣能力不足,而是他刻意的启示。他向盲人和今日的我们提问:“你看见什么了?”此问挑战现今“快餐式”的信仰,揭示神圣成就常需过程,并呼召我们诚实面对当下的“视力”,无论清晰或模糊。伯赛大的故事绝非仅仅关乎肉眼的重见光明,也是主耶稣对每一个寻求他的人属灵视力的深切叩问与温柔邀请。

一、离开安全地带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盲人被带到耶稣面前请求医治。这个盲人生活在他熟悉的伯赛大村庄,这环境是他的全部世界和安全边界。然而耶稣的回应很独特——拉着他的手,领他到村外。他未在人群中心施行医治,反而执意带那人离开熟悉之地,来到“村外”。

这“离村”的举动,是神迹的序曲。信心之旅的第一步,常是离开我们的“安全地带”——那些提供虚假安全的环境,例如: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依赖群体认同的舒适区,以及一切我们试图掌控、赖以自持的事物。离开可能带来孤独、迷失甚至短暂的失序感,但唯有脱离喧嚣与惯性依赖,我们才能遇见那独行奇事的神,让他在我们生命中做单独而深入的工作。耶稣并非不能在村庄里医治,但他深知,要想真正地、清晰地看见,需要脱离旧有环境的束缚,进入一个单单仰望基督的空间。他要带这盲人进入一个专属的、寂静的地方,在那里,唯有主的手成为唯一的牵引与依靠。

神今日同样呼召我们离开各自的“安全地带”。你是否紧抓某种环境:众人认可的道路、看似稳妥却限制神作为的人生规划、习惯却缺乏活力的服侍模式??以致听不见他“离村”的呼召?离开并非否定其价值,而是为了让眼目单单定睛基督,让他在无人之地塑造我们新的“看见”。当主问:“你看见什么了?”若我们回答“我看不见”,或许正是因为我们仍蜷缩在“村庄”的黑暗或虚假安全中,未曾勇敢抓住他伸出的手,迈向那未知却充满他同在的“村外”。真正的信心启程,常始于一次离开安全地带的顺服。

二、承认视力模糊

第一次触摸后,全知的主竟然问:“你看见什么了?”这并非主耶稣需要信息反馈,而是他在发出恩典的邀请。他邀请那个盲人参与医治的过程,诚实表达当下的体验。这是建立信任、引导自省的关键。

面对耶稣的询问,盲人的回答真实而令人心酸:“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光影晃动,轮廓模糊,辨识扭曲:人如同行走的树,这非全然的黑暗,也非完全的清晰,而是尴尬的中间状态——有光透入,有形态显现,却严重失真。他的视力正在恢复的过程中,但尚未完全。

这“模糊的视力”,岂不正是我们属灵光景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研读圣经,某些经文如明光照耀,另一些却如迷雾笼罩,难以参透;我们祷告,时而经历甘甜亲密的沟通,时而感受沉寂如荒漠般的疏离;我们经历神信实的供应与保守,却在人生的风暴中仍会疑惑他的良善与计划;我们宣告认识基督,却常发现自己对他深广的旨意、对他曲折却美好的道路、对他那测不透的爱与公义,理解得何等有限、片面甚至扭曲!

更令人叹息的是,我们常常陷入一种属灵的“表演”状态。我们害怕承认自己的困惑、不确定和理解的有限,急于宣称自己“看见了”“明白了”“得着了”!然而,伯赛大盲人的回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第一次被触摸后勇敢、诚实地向主承认:“主啊,我看见了,但看得很不清楚,我看到的景象是扭曲的。”这坦诚本身就是信心——信心不在于宣称自己无所不知,而在于即使在模糊不清、景象扭曲的光景中,依然信靠那施恩的主,并愿意毫无伪饰地将自己真实的现状呈明于主前。

当主耶稣今日透过圣灵和他的话语,向我们发出同样的叩问:“在婚姻的困境中,在事业的迷茫中,在疾病的煎熬中,在读经的困惑中,在祷告的沉寂中……你看见了什么?”我们是否有勇气像这盲人一样,在神面前卸下伪装,诚实地说:“主啊,我此刻对这事看不清方向!”“主啊,我对你的旨意感到深深的困惑!”“主啊,我的信心正在风浪中摇晃,我看不清你的同在!”神永不轻看诚实、谦卑、寻求的心。他喜悦我们不再表演属灵,而是在他圣洁的光中,坦然无惧地承认自己的“尚未看清”“仍在模糊”。这真诚的承认往往是迎接他更深、更完全医治的宝贵起点,是邀请主施行“第二次按手”的敞开姿态。诚实承认自己的模糊视界,正是走向清晰视力的最短、最稳妥的路径。

三、迎接清晰看见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第一次那模糊、扭曲的看见绝非失败,而是神圣工作的一部分。当耶稣的手再次按上,光明便如潮水般涌入!那晃动如树影的人形瞬间清晰,色彩分明,轮廓精准——“样样都看得清楚了”!这结局彰显了神终极的心意:他绝不满足于我们停留在模糊、片面的信心状态,他定意要带领我们进入更清晰、完整的属灵看见,得以真知道他。

主耶稣的“再次按手”,揭示了属灵成长的核心法则:属灵视力的成熟如同生命的成长,无法一蹴而就,而需要过程与持续的顺服。正如使徒彼得的历程:他初遇主时热血沸腾,撇下一切跟随耶稣,却也在风浪中下沉,更在危急关头三次不认主;直到五旬节圣灵如火焰般降临,他才真正“定睛”看清基督国度的宏伟蓝图,并放胆传讲,生命被彻底更新。这正是神渐进性工作的美好见证,如晨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我们常渴求“一次看清”“瞬间透彻”的捷径,神却以智慧与慈爱,定意引领我们行走在“渐渐地多知道神”的路径上。因为这渐进的过程本身,正是塑造我们生命、使我们更深效法基督形象的必要功课。

因此,我们需要在初步经历神恩典之后,持续地顺服与交托。第一次触摸带来希望,驱散全然的黑暗,但我们可能仍带着残留的模糊、疑问和旧有的思维模式。耶稣并未离开,他的手仍在等待,预备施行更深、更彻底的工作。他渴望我们像这伯赛大的盲人一样,在经历了初步的光明与恩典之后,依然定睛于他,容他更深地触摸、更新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思想需要更新,情感需要被爱充满与医治,意志需要降服于他的主权,关系需要在真理与恩典中被重塑,呼召与使命需要被他的光照亮……当他的恩手再次、更深地按在我们生命的“眼睛”上,一切的模糊必将消散,扭曲必将归正。我们属灵的眼睛将穿透表象,更清晰地看见神国度的真实运行、他旨意的全然美好,以及我们在基督里那荣耀无比的身份与永恒命定。

伯赛大村外的情景今日仍在重现,主耶稣的手从未收回,他那穿透心扉的问题此刻仍在回响:“你看见了什么?”若你仍安坐于“安全的村庄”,他牵引的手已经伸出,呼召你离开熟悉的依赖,进入信心的“村外”!若你已得着“首次触摸”,但对神的应许仍感模糊如影,前路未明,不必沮丧,无须伪装!此刻,正是向主诚实倾诉你所有困惑、模糊与渴望之时!这正是迎接主“再次按手”的契机!向他全然敞开你的生命,邀请他更深地运行在你心间的每一个角落,他必成就他开始的善工,带领我们进入更清晰的看见——在他的荣光中,看清你尊贵的身份、他奇妙的旨意,以及那为你存留、测不透的丰盛恩典与荣耀使命。

主的手正等待着,你准备好回答他的问题,并迎接这带来完全光明的“再次触摸”了吗?

(作者系金陵协和神学院《教材》副主编)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