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以赛亚书》50章4节至9节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你走入奇妙的大自然中,是否曾观察到:在老林子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的树苗会比单独种在旷野地上的长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生态学者研究发现,种在老林子里的树苗的根很容易顺着已藏在地底下的老树的根系而长得更深。同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是独苗,不是独自就可以成长得很好,乃是需要在良好的传承关系中得到滋养、引导与激励,从而助力我们的生命成长。在信仰的道路上亦如此,我们要追随前人的脚步,在他们虔诚的信仰经历中得到滋养、引导与激励,以使我们的生命更丰盈,不致变得自我封闭、自我中心。因此,让我们一起从《以赛亚书》50章中“耶和华的受教者”的虔诚信仰经历中得到启发与激励。
一、要敏感——善于聆听主的话
《以赛亚书》50章记述了一位自称为“耶和华的受教者”的虔诚人的信仰经历。“受教者”的意思就是门徒或学生。作为耶和华的受教者,他知道主耶和华是他的恩师,也因此深知自己本身一无所有,只是领受了主所赐的能力与恩言。所以,他说:“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他是谦卑的,他是敏感的,他敏感于主每日对他的教导。每日他与主有亲密的关系,因此,他的耳敏感聆听主的提醒,于是他就晓得怎样用安慰之言去扶助疲乏、信心软弱的人。敏感,有时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种种麻烦。然而,在耶和华的受教者的生命中,敏感却成为他属灵的雷达,因他将生命投向了伟大权能的主,与主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每日谦卑受教于主,每早晨安静聆听主的提醒,敏感于他的教训、言语,并顺服主的带领,与主同行,用主所赐的话语去安慰疲乏的、信心软弱的人。可见,在成为一个教导他人、安慰他人的人之前,我们必须先谦卑地成为耶和华的受教者;这就要求我们每日与主有亲密互动,敏感于主的提醒与教导。这是我们作为基督徒必不可少的追求。求主帮助我们,更新我们,使我们每日从敏感于日常琐事转向敏感于主的提醒与教导,在每日的读经、祷告中得着主的教导,并顺服主的带领,与主同行,用智慧的言语去安慰疲乏、信心软弱的人,这是主所喜悦的事!
二、要钝感——坚忍面对逆境
“钝感”一词源于日本作家渡边纯一的《钝感力》一书,意思是“不怕打击,不怕冷嘲热讽,面对各种令人不快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泰然处之,开朗大度地对待”。渡边纯一指出,钝感是一种非凡的能力,是后天可以训练出来的能力。于主耶和华的受教者,“钝感”的操练是他信仰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常钝感于他人的攻击、羞辱与唾骂,即他任由人打他的背、拔他腮颊的胡须、羞辱他、吐他。他没有歇斯底里地嘶吼质问:凭什么如此待我?他只知道耶和华必帮助他,耶和华必不会使他蒙羞,因为对主的全然信靠,在逆境中,他不是消极无奈地忍受,也不因人的辱骂而情绪崩溃,而是满怀信心,以坚不可摧的毅力无惧于这一切不合理的击打、羞辱、唾骂。他有力地宣告:“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
耶和华的受教者这非凡的钝感力,是每一位跟随上帝的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我们要通过每日的灵修操练去培养它。如此,我们才能不惧环境的险恶与变化,过得胜的基督徒生活,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三、要勇敢——勇往直前要钝感
这位耶和华的受教者敏感于主的伟大权能与教导,钝感于外在的逆境,一心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主耶和华要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这份自信与勇敢,非耶和华的受教者本身具有的,而是源于他坚信主与他相近,站在他的旁边,必要帮助他,为他申辩;因此,他从永恒的角度去看待眼前制造困境的他者终究会“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基于此,他在困境中越挫越勇,就像不倒翁一样,看似要倒下去了,却依然能站立起来,不被困境激怒或情绪失控,而是依然勇往直前,成为福音的美好见证人。
奥古斯丁在其经典著作《忏悔录》中描述了自己的母亲莫妮卡的美好生命见证。莫妮卡十多年日夜流泪坚忍地为奥古斯丁悔改归信基督恳切祷告;同时,她也以基督的爱,以忍耐勇敢的心,智慧地带领性格易怒的丈夫在离世前的一段时间归信基督。奥古斯丁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性情暴躁的人,然而他的母亲常常忍受父亲的缺点,对他的行为从无怨怼,只等待主垂怜自己的丈夫,使其信主而能束身自爱。在如此的环境中,妻子很容易会被丈夫的暴怒言行伤害,心中也会生出许多苦毒。然而这位女性,因为相信上帝的大能,心中被基督的爱所充满,被圣灵引导,竟可以勇敢地、智慧地、温柔地和一位性格易怒的丈夫平和地度过一生,她带给丈夫满满的祝福,最终引丈夫归信主基督,这是多么美好的见证。
敏感、钝感与勇敢,是一个每日与主耶和华建立亲密互动关系的人能够获得的属灵特质。主耶稣更是如此,他常常向天父祷告,寻求天父的旨意与完成他旨意的力量,他敏感于天父的旨意,就钝感于他人的嘲讽,最终勇敢地走向S字J的苦难,并胜过这苦难,打破了死亡的诅咒,从死人中复活,成就了救赎之工。这是S字J的道路,是出人意料的,却是得胜之路,是令人振奋与充满盼望的荣誉之路。正如《希伯来书》12章1节至3节所言:“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S字J的苦难,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在圣灵的引导下,在主爱的激励中不断长进,成为敏感于主的话、钝感于困境、勇敢前行的基督徒。
(作者系陕西圣经学校教师)